近日,我国正式揭晓了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详细实施方案,该方案定于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根据方案内容,所有家庭,不论是一孩、二孩还是三孩,均可享受每年3600元的育儿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
此次补贴的申请流程简便灵活,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通过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提交申请,亦可选择线下申请方式。各省份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补贴的具体发放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且年龄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同样能够享受这项政策。补贴金额将按月数折算,例如,2023年12月出生的婴儿,可领取总计24个月的补贴,即7200元。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是一项覆盖全国的重大民生政策,直接以现金补贴的形式发放给育儿家庭,旨在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预计每年将有超过2000万个婴幼儿家庭从中受益。
近年来,我国在生育支持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和推广普惠托育服务等,这些政策均受到了育儿家庭的广泛欢迎。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所研究员张本波表示,国际上的实践经验证明,生育支持政策需要综合施策,其中现金补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育儿补贴的发放。专家们认为,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不仅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而且政策的可持续性更强。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这样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从国家层面来看,每年补贴2000多万婴幼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笔费用主要由中央财政支出,需综合考虑可支配财力和地区间平衡等因素,确保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认为,育儿补贴是一项“投资于人”的长远举措,有利于构建更加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