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上市公司诺泰生物(688076.SH)因涉及财务造假,近日被证监会处以4740万元罚款,并被标记为“ST”股。这一事件不仅让诺泰生物成为市场焦点,也将其保荐机构南京证券(601990.SH)和审计机构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诺泰生物于2020年成功登陆科创板,但上市第一年便曝出财务造假丑闻。据证监会披露,诺泰生物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2023年该公司可转债公开发行文件中也被发现编造了重大虚假内容。这一系列的违规行为,让市场对其诚信度产生严重质疑。
作为诺泰生物的保荐及持续督导机构,南京证券在此次事件中难逃干系。南京证券在该项目中获得了高达6638.54万元的保荐费用。2021年,南京证券还出具了对诺泰生物的《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报告中明确表示公司在多个方面均符合相关要求,经营情况良好。然而,事实却证明这份报告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诺泰生物的审计机构,同样难辞其咎。该所对诺泰生物2021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却未能发现其中的虚假记载。这已经不是南京证券第一次因保荐项目违规而陷入舆论风波。此前,南京证券保荐的IPO项目新大地(002200.SZ)也因持续财务造假而被重罚,导致南京证券投行业务一度停滞。
近年来,南京证券在投行业务方面屡收罚单。除了诺泰生物事件外,该公司在执业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尽职调查不充分、未访谈客户和供应商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南京证券的市场声誉。
作为区域性中型券商,南京证券的投行业务并非其业绩强项。从项目储备来看,该公司目前待上会的IPO项目数量为0。尽管南京证券正在谋求通过定增方式补充资本,但其在投行业务方面的表现仍然令人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券商投行业务违规的处罚力度正在加强。在严厉打击发行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主体的同时,监管部门也紧盯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严防保荐、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看门人”失守。这一系列的举措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现场检查比例明显增加,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强。这有助于督促中介机构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