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娱乐圈内一场关于歌曲《年轮》原唱归属的争议风波愈演愈烈,引发广泛关注。7月26日,张碧晨工作室通过微博发布了一则庆祝张碧晨出道11周年的消息,配文寓意深远:“无需回望,亦不必多语。继续吟唱,为明天、为热爱、为内心那份纯净自我而歌。”此番言论被不少网友视为对近期《年轮》原唱争议的间接回应。
回溯至2021年,网红“旺仔小乔”在抖音评论区的一则留言“《年轮》原唱是张碧晨,非汪苏泷”近日被重新翻出,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讨论热潮。7月23日,多家音乐平台一度取消了张碧晨版《年轮》的“原唱”标签,转而采用“双原唱”标注,此举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粉丝的矛盾。
随着事态升级,双方声明接踵而至。张碧晨方面坚定表示其为《年轮》的“唯一原唱”,并力挺旺仔小乔的言论。对此,汪苏泷方面迅速反应,宣布收回《年轮》的所有演唱授权,并指出《梦幻诛仙》主题曲采用“双原唱”模式,此举再度引发广泛争议。
张碧晨团队随后在声明中强调,其版本于2015年6月15日首发,较汪苏泷版提前15天,且在签约时未被告知“双原唱”安排。紧接着,张碧晨再次发表声明,确认自己拥有该曲的永久演唱权,但决定“不再演唱该曲”,此举被视为她对争议的坚决态度。
关于“原唱”的定义,双方各执一词。张碧晨方面认为首次公开表演者即为原唱,而汪苏泷方面则坚持《年轮》应被视为“双主唱”。值得注意的是,张碧晨版《年轮》在QQ音乐的收藏量高达1400万次,远超汪苏泷版的470万次。尽管如此,作为创作者,汪苏泷依然享有长期的版税收益。
这场争议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部分网友支持张碧晨,认为剧集使用的版本已深入人心;而汪苏泷的粉丝则强调创作者的权益,认为收回授权是合法合理的行为。中立网友则对此表示遗憾,认为“十年友情因网红言论破裂”,导致经典歌曲蒙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音乐作品的归属问题引发的争论愈发引人深思。如何在保护创作者权益与尊重大众认知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张碧晨与汪苏泷的风波,无疑为音乐界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