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量化私募业绩大分化!中小盘策略领跑,灵均投资1000指增夺冠

   时间:2025-07-27 03:16:11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今年的金融市场中,量化私募基金的表现呈现出鲜明的业绩分化态势,这一趋势深刻揭示了市场结构性变动对投资策略的深远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量化1000指增策略表现尤为亮眼。灵均投资以年内高达36.79%的收益领跑市场,紧随其后的是信弘天禾、龙旗、启林等机构,它们的1000指增策略年内收益均轻松跨越30%大关。量化500指增策略同样表现出色,信弘天禾和阿巴马的相关产品年内收益亦超过30%。相比之下,量化300指增策略则略显黯淡,最高年内收益仅为19.13%。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选股策略在这一轮市场行情中展现了极强的盈利能力。孝庸的量化选股策略以年内46.26%的收益傲视群雄,衍盛铭量、子午等机构的选股策略收益也均突破40%的高位。这类策略不受特定指数成分股和权重的束缚,配置更为灵活多变,通过精准调整因子权重和行业暴露,能够敏锐捕捉市场机遇。

今年市场风格显著偏向于中小盘股票,这为相关量化策略提供了丰富的超额收益源泉。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以中小盘股为主,得益于专精特新政策倾斜和产业政策的扶持,整体涨幅远超沪深300指数。中小盘股票的研究覆盖度相对较低,存在更多的定价偏差,这为量化策略提供了更多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市场波动率的上升也为量化策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小盘股票的波动率通常高于大盘股,量化策略在高波动环境中更容易捕捉流动性溢价以获利。日均成交额维持在万亿元以上的高位,确保了策略容量需求,为量化模型的有效运作提供了广阔的交易舞台。

个股表现的高度分化成为量化策略发挥优势的关键因素。在结构性行情的主导下,不同股票之间的表现差异显著扩大,这种市场环境为量化模型识别和捕捉个股间的相对价值提供了丰富的机会。量化策略凭借其强大的系统性选股能力,能够持续捕捉市场定价偏差带来的超额收益。

在指数增强策略方面,百亿私募展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在量化1000指增和500指增策略的前20名中,百亿私募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大型机构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持续投入智力和算力资源,吸引顶尖人才,策略储备更为丰富,模型迭代速度更快。

数据进一步显示,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大型私募,其指增产品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达到18.30%,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4.51%,正超额产品占比高达99.25%。中型私募的指增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7.30%,而小型私募的平均收益率则下降至16.41%。这种规模效应的存在,凸显了头部机构在风险管控、策略研发和执行能力方面的综合优势。

量化私募之间的业绩分化现象愈发显著。以量化1000指增策略为例,最高收益与第20位收益之间的差距超过15个百分点。这种分化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市场结构剧变导致阿尔法捕捉效率出现分化,小微盘股波动率骤增使得高频价量策略面临更大挑战,而头部机构凭借GPU算力优势在处理高维因子方面展现出更高的效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