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期货市场的热潮近日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7月25日晚间,国内夜盘市场上多个品种价格急剧下滑,其中焦煤和焦炭的跌幅更是突破了7%,这一变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周五晚的夜盘交易中,大部分工业品期货品种都经历了快速的减仓和价格下跌。截至收盘,焦煤、焦炭、玻璃、纯碱等热门品种的跌幅均超过了6%。从持仓量变化来看,焦煤期货市场的减仓幅度尤为显著,达到了14%,减少了13万手。
尽管经历了此次调整,但7月以来,工业品期货市场的整体上涨趋势依然明显。例如,焦煤的月内涨幅仍然高达36%,玻璃上涨了25%,而多晶硅期货在没有夜盘交易的情况下,本月的累计涨幅更是惊人地达到了55%。
为了应对市场的过热情绪,交易所近期采取了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7月23日和24日,大商所和郑商所相继发布了风险提示函,针对焦煤、玻璃、纯碱等品种,提醒会员单位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风险管理,并引导市场参与者进行理性合规的交易。大商所还在7月25日对焦煤期货JM2509合约的交易限额进行了调整。广期所也针对多晶硅、工业硅、碳酸锂期货连续发布了五条风控通知。
本轮工业品期货市场的反弹,主要得益于“反内卷”预期的推动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地。7月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这一高层级的决策标志着“反内卷”政策的现实性增强,其中光伏、新能源等行业成为“反内卷”的重点领域。然而,随着市场快速上涨阶段的结束,后续走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兴业期货投资咨询部的张舒绮表示,目前“反内卷”政策仍处于推进初期,工信部表示即将出台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这将推动这些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优化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因此,一些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利润较低、行业集中度较高、政策导向明确的品种,如多晶硅、煤炭、纯碱、玻璃等,将受到更为显著的影响。但张舒绮也指出,这些品种的走势可能会出现分化。
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创新分析师周骥认为,近期工业品市场的整体上涨是由“政策预期主导下的供应收缩交易先行、成本传导接力”所驱动的。在“反内卷”政策框架的作用下,国内PPI持续下行的宏观环境强化了市场对调控加码的预期,促使供应收缩逻辑率先启动并成为价格上行的初始动力。而成本传导机制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二次助推,对价格构成了递进支撑。周骥指出,当前工业品市场的整体上行本质上是“反内卷”叙事驱动的困境反转行情,其价格波动主要受政策落地前景与供应调整幅度的前瞻性判断主导。
面对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业内人士纷纷提醒投资者要注意风险控制,避免盲目跟风追涨。以多晶硅为例,中信期货有色与新材料组的资深研究员郑非凡表示,本轮多晶硅价格快速回升主要受政策预期与市场情绪驱动。然而,后续价格能否持续企稳,关键在于市场成交是否活跃以及供给侧政策能否及时、有效落地。在当前市场波动背景下,郑非凡建议投资者密切跟踪政策动向与市场变化,合理控制仓位,谨防盲目追涨或囤货。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有色的高级分析师肖嘉颖也指出,多晶硅企业计划通过建立纾困基金来完成产能重组,这一举措旨在将行业总产能压缩至与需求匹配的水平,并修复行业利润。然而,肖嘉颖提醒投资者,这一项目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因此建议市场短期内理性对待多晶硅价格的上涨。
对于当前的市场状况,张舒绮认为,由预期和情绪主导的市场已经使得部分品种的短期走势超出了基本面的影响,资金博弈明显加剧,商品波动率显著上升。因此,她建议投资者加强风险控制,包括进行仓位管理与杠杆控制、合理设置止盈止损机制、关注交易所规则的变化以及建立政策舆情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