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理财市场半年规模破30万亿,进取型投资者占比显著提升

   时间:2025-07-26 12:34:11 来源:券商中国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银行业理财市场的上半年表现数据由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正式揭晓。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达到了30.67万亿元,相比年初增长了2.38%,同比更是实现了7.53%的增幅。在上半年内,市场上累计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高达1.63万只,募集资金总额则达到了36.72万亿元。

上半年,这些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创造了总计3896亿元的收益。具体来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继续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存续规模占比高达97.2%,相比去年同期还上升了0.32个百分点。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指出,随着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长期收益中枢也有望呈现下降趋势。在低利率环境下,纯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吸引力逐渐减弱,而“固收+”产品预计将成为未来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全年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大关。明明还预测,到年底,整体理财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万亿元以上。

上半年的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相比去年全年的2.65%有所收窄。不过,从收益规模来看,理财产品整体表现稳健,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了3896亿元的收益,同比增长14.18%。其中,银行机构为投资者创造了599亿元的收益,而理财公司则贡献了3297亿元的收益。

国信证券的近期研究报告指出,过去银行理财依靠收益平滑等模式实现了较多的浮盈积累。然而,根据监管要求,未来银行理财需要逐步释放这些收益,回归净值型运作模式。为了降低理财产品的波动水平,银行可以考虑采用更积极的交易策略,如增加短期资产的配置,同时委托公募基金管理部分资金以增厚收益。

理财投资者数量在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了1.36亿个,相比年初增长了8.37%。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新增了1029万个,机构投资者数量则新增了19万个。在个人投资者中,风险偏好为稳健型的投资者仍占多数,占比达到33.56%。值得注意的是,风险偏好为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增幅为1.25个百分点;同时,保守型投资者的占比也有所上升,增加了1.03个百分点。

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金融机构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也在不断加强。7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充分了解产品和客户,确保将适合的产品通过适当的渠道销售给合适的客户。该规定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报告》专栏文章透露,目前金融机构已经通过制定产品风险等级评定、销售管理等相关制度,协同销售渠道严格把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系统的关卡。同时,还利用动态问卷、客户行为分析等多维度数据,精准描绘客户的真实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投资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