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泰海通证券宣布了其旗下两家重要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合并进展,标志着这家金融巨擘在资源整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7月25日晚,国泰海通证券(股票代码:601211.SH)正式对外公告,公司董事会已审议并通过议案,批准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泰君安资管”)与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海通资管”)的吸收合并计划及相关实施方案。同时,公司授权经营管理层全权负责合并工作的具体执行。
这是自国泰海通证券今年4月完成合并以来,首次披露旗下子公司的合并动态。据国泰海通证券透露,公司正依据监管要求,有条不紊地推进各类子公司的整合工作。目前,除资管公司外,其他子公司的整合方案尚未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资管已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更名公告,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泰海通资管”),并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接下来,公司将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更换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并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的名称进行相应调整。
此次合并的核心步骤包括产品迁移和法人合并。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将根据公司产品的迁移进度,适时推进法人合并工作。公开资料显示,国泰君安资管和海通资管均拥有超过十年的资产管理业务经验,是业内首批获得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
国泰君安资管自2010年成立以来,迅速发展成为业内领先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2021年,该公司仅用4个月时间便成功获批公募牌照,成为业内第14家获得该资格的券商资管。截至2024年底,国泰君安资管的客户资产规模达到5884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高达5845亿元。
海通资管则成立于2012年,前身为海通证券的全资子公司。经过两次增资,其注册资本金高达22亿元,在券商资管中名列前茅。截至2024年底,海通资管的总资产为50.58亿元,净资产49.2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资产管理净值规模达到1069.82亿元。
两家券商资管子公司的合并,不仅标志着国泰海通证券在资源整合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也开创了国内证券行业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重组的先河。合并后,新公司的注册资本将跃升至42亿元,在券商资管中排名首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21.65亿元和5.3亿元,受托管理的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6954亿元。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两家资管公司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进一步聚焦主业、优化供给,积极探索财富管理新模式,并稳步提升海外资产配置能力,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此次合并也被视为应对主动管理能力薄弱、规模效应不足和监管压力等挑战的重要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并之前,两家券商资管在人事层面已进行了统一布局。今年4月,陶耿同时出任国泰君安资管和海通资管的董事长;海通资管则任命来自国泰君安资管的叶明为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这一人事安排为两家公司的合并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新“国九条”的出台,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导向愈发明确。此次国泰君安资管和海通资管的合并,无疑将引发业内对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潮的广泛关注。目前,仍有多家券商在排队申请资管子公司牌照,未来券商资管业务的竞争格局或将发生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