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公布了2025年社会保险待遇和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方案,该方案旨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自2025年9月1日起,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将有所上调。具体来说,月最低工资标准将从每月2420元提升至2540元,同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将由每小时26.4元调整为27.7元。
在养老金方面,北京市继续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调整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此次调整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早退休、工龄长的人员能够更多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预计涉及340余万名退休人员,补发的养老金将于7月底前发放到位。
定额调整方面,每名退休人员每月将增加18元。挂钩调整则分为两部分,一是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1.8元,不足整年的余月数每月增加0.1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8元。二是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按绝对额分档调整,同时结合按比例调整,确保调整后的养老金水平更加合理。
针对高龄退休人员,北京市继续实行倾斜政策。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65周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将额外获得10元至50元不等的倾斜补贴,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特殊调整方面,企业中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将继续单列调整,他们将获得额外的养老金增加。同时,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原工商业者的基本养老金将确保不低于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标准也有所上调,人均月增40元。其中,不满65周岁的人员每月增加37元,65周岁及以上的人员每月增加42元。此次调整涉及90.11万人,补发的养老金同样将在7月底前发放到位。
失业保险金待遇标准也有所调整。自2025年9月1日起,根据累计缴费时间的不同,失业保险金的月发放标准将在2129元至2286元之间不等。从第13个月起,失业保险金的月发放标准将统一为2129元。
在工伤保险方面,北京市继续调整工伤保险定期待遇。2024年12月31日前享受伤残津贴待遇的工伤人员以及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工亡人员供养亲属,将根据伤残等级和供养亲属情况获得相应的增加金额。
此次调整方案全面覆盖了社会保险的多个方面,旨在更好地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