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高考录取季,这些高校来电真假难辨?防骗指南来了!

   时间:2025-07-24 16:00:1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全国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火热进行,考生及家长们迎来了既期待又紧张的时刻。然而,这一时段也成为诈骗分子活跃的高峰期,他们利用考生家庭对录取结果的迫切关注,精心布局各类诈骗陷阱。

近期,众多考生反映接到自称为高校招生办的电话,询问其就读意向。面对这些真假难辨的电话,考生们往往陷入困惑。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区分真伪,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首先,考生需学会核实来电的真实性。在录取阶段,部分高校确实会与考生沟通就读意向。考生可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查看所报高校的调档线,以此判断自己是否达到录取标准。若未达到却接到“录取相关电话”,则应高度警惕。同时,考生可主动询问对方自己填报的具体志愿信息,以此验证对方身份。

重要的是,正规招生录取流程不会收取任何额外费用。一旦遇到要求支付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等费用的电话,务必保持清醒,这些都是诈骗行为。

面对诈骗电话,考生及家长应特别警惕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谈钱”,即冒充高校招生人员,以各种名义要求转账汇款;二是“夸海口”,声称花钱可修改志愿、争取补录名额或保证录取;三是“加微信、点链接”,要求添加指定微信或点击不明链接,这些往往是钓鱼行为,旨在窃取个人信息。

对于存疑电话,考生可先挂断,通过高校官网查找招生办公室官方电话进行回拨核实。随着录取工作的推进,录取通知书也将陆续送达考生手中。接收时,考生需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和高考准考证,确保亲自签收,并当场检查信封内物件。

录取通知书通常包含入学通知书、学校简介、入学须知、校园卡、资助政策介绍等。部分高校还会附带电话卡和银行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随通知书寄送的资助政策资料申请资助。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考生还需仔细甄别真伪。可通过观察通知书外观、查询学校官网信息、登录学信网核实学籍注册信息等方式进行验证。

考生还需注意录取通知书的用途,如购票优惠、户口迁移等。同时,收到通知书后应谨慎分享,避免暴露个人信息,保存好通知书避免遗失,并认真阅读相关文件,核实重要信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