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具体时间已经获得党中央批准,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这一日期选择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象征着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王昌林指出,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选择在同样的日子启动封关运作,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开放的新信号。在封关前,相关部门将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帮助企业和个人充分了解封关政策,并进行必要的业务测试。
封关政策的核心内容被概括为“四个更加”,旨在推动海南自贸港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将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税目比例大幅提升,岛内享惠主体间流通免进口税收,加工增值达到30%的产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其次,贸易管理措施将更加宽松,对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通行措施将更加便利,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将快速放行,同时设置多个“二线口岸”,创新便捷通行举措。最后,监管模式将更加高效精准,确保各项开放政策平稳落地。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封关运作将遵循“‘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原则。其中,“一线”放开意味着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将实施自由便利的进出举措;“二线”管住则是指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则保证了各类要素在自贸港内的相对自由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封关并不意味着封岛,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开放和发展。王昌林强调,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也将保持便捷高效。大多数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无需额外办理证件。因此,到海南出差、旅游等,封关前后并无变化。
封关政策的实施,将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成为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同时,也将为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便利,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