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早间氛围趋于平静,午后却上演了一场戏剧性的大逆转!
早晨开盘后,A50指数突现急挫,由升转跌,恒指与恒生科技指数也紧随其后,同步转弱。从板块结构观察,银行股再次扮演了空头主力的角色,早盘时段一度下挫近2%,其中厦门银行跌幅接近4%,青农商行、西安银行、渝农商行等多只个股跌幅超过1%。银行股的下跌也牵连了红利指数及大盘权重指数的表现。然而,就在午盘前夕,中字头股票突然发力。午后,中国交建率先冲击涨停,引领权重指数强劲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银行板块尽管已创历史新高,但表现相对平静。与此同时,长期债券明显走弱。自21日起,市场流传一种观点:在“反内卷”趋势与投资加大的背景下,工业价格下降的趋势或将终结,避险资产中的资金或将面临兑现压力。这一观点若成立,对避险资产无疑将构成直接冲击。那么,这一逻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否站得住脚?又将如何影响市场结构?
剧情反转出现在午后。早间,A50指数直线下跌,拖累港股指数同步走低。A50下跌的背后,是A股大盘权重股的集体疲软。上午10点左右,银行股整体走软,板块指数跌幅近2%。金融股成为上证指数下跌的主要推手,其中工行、农行、中行跌幅均超过1%。同时,中国平安、中国石油、长江电力、中信证券等大盘权重股也纷纷下跌,对市场构成沉重压力,A股市场平均股价指数随之跳水。
然而,午盘前风云突变,中字头股票突然发力。午后,中国交建直线涨停,中铁装配飙升逾14%,中国中铁、中国建筑等个股也迅速上扬。这些股票的异军突起,带动A50指数及A股大盘强势反攻。
午后,红利指数的反弹中,煤炭股的贡献尤为显著。山西焦煤、潞安环能、山煤国际等多只煤炭股集体涨停。与此同时,市场传出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这份通知或是刺激煤炭板块强势反弹的关键因素。
那么,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从消息面来看,不乏积极因素催化。例如,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参加中欧建交50周年纪念峰会。美国财长也表示将尽快与中国展开谈判。从盘面表现来看,市场涨跌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近期A股市场,每当多头情绪高涨时,权重股总会适时“降温”,如此前的尾盘大幅抛售。在“反内卷”与重大项目投资的背景下,市场逐渐形成了一种逻辑:管理层态度与动作表明,工业价格下降的趋势或将终结,仍留在“通缩博弈”资产中的资金面临兑现压力。这对避险资产构成打击,因此早间银行和长债大跌,而科创板则逆势上扬。午后的中字头股票发力,或与雅江水电项目有关。
若资金从避险资产流出,是否会扩散至其他资产?近几日A股市场成交量显著放大。关键在于,相关政策能否证实上述逻辑?
6月PPI降幅继续扩大,下行压力主要集中在中游。大类PPI中,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原材料加工PPI同比均进一步下滑。邮政银行分析指出,2015年至2017年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品价格快速上涨。本次“反内卷”政策或将在下半年逐步展开,力度或进一步加强,但对PPI的影响可能超越十年前的供给侧改革。全球贸易环境、房地产市场及宏观杠杆率等因素均有所不同,各行业补库存需求亦存在差异。
信达证券认为,自去年9月以来,市场表现与盈利脱钩,与2013—2015年情况相似。PPI下降初期,盈利负面影响主导市场,但长时间负值后,政策和流动性改善可能使股市表现与盈利脱钩。当前10年期国债利率远低于2014年水平,且下降速度不减。资产荒背景下,保险资金已对市场产生影响,居民资金或随时加强。2014年牛市并非盈利驱动,但经济指标反弹、房地产政策转向积极等因素为市场突破提供了支撑。当前的“反内卷”政策是积极信号,但力度弱于2014年房地产政策拐点。因此,战略上看,下半年或出现类似2014年下半年的行情,但战术上,突破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