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德科技”)在冲刺北交所上市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考验。近日,北交所针对该公司的IPO申请文件发出了详细审核问询函,对中德科技的多个关键领域提出了深刻质疑。
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控制阀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德科技在国产控制阀品牌中排名第七。然而,其核心业务却面临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困境。数据显示,中德科技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37.29%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29.88%,显示出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
除了毛利率下滑,中德科技的应收账款问题同样引人关注。近年来,该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不断攀升,且占比极高。截至2024年底,中德科技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达到3.5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76.61%。更为严重的是,信用期外的应收账款占比也居高不下,表明中德科技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引发了监管层对其销售政策的担忧。
中德科技在客户结构上的高度集中也是其面临的一大风险。该公司的主要客户集中在石油化工、天然气及煤化工行业的大型集团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始终维持在60%以上。这种高度依赖主要客户的经营模式使得中德科技在面临市场波动或客户变动时显得尤为脆弱。
中德科技的销售服务商模式也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该模式下,中德科技通过121家销售服务商进行销售,但这一模式的合规性却存在疑问。监管层要求中德科技披露销售服务商的详细信息,并核查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或利益输送的情形。同时,中德科技的销售费用率也在逐年攀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成本压力。
在公司治理方面,中德科技同样存在不少问题。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之间存在复杂的亲属关系,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的治理规范性受到质疑。监管层要求中德科技说明是否存在股权不清晰的情形,并详细说明公司为维持治理规范性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本次IPO,中德科技计划募集资金1.895亿元,用于智能执行器建设项目二期建设、控制阀技术升级及产能提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然而,监管层对这些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特别是在产能消化方面。考虑到石化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中德科技的新增产能能否有效消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中德科技在冲刺北交所上市的道路上可谓困难重重。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客户集中度过高、毛利率持续下滑、公司治理不规范等问题都使得该公司的IPO申请面临巨大挑战。能否顺利通过北交所的审核,将取决于中德科技能否有效应对监管层的质疑,并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