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鸣公司近期发布了一项投资公告,指出其对一家专注于生物基材料研发的公司——利夫生物的投资,预计对公司2025年及之后的年度业绩影响有限。尽管这项投资看似前景广阔,但新凤鸣也坦诚地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
利夫生物,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基平台分子HMF/FDCA及其衍生品的研发。然而,由于呋喃类生物基行业的研发壁垒高、早期产品成本高昂以及产业化难度较大,该公司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如此,利夫生物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于2022年底成功投产了行业首条千吨级生产线,并建成了全球首条以葡萄糖为原料的百吨级全流程连续化FDCA生产线。
在此基础上,利夫生物正积极推进世界首条万吨级FDCA量产线的建设,标志着呋喃类生物基材料产业化进程的正式启动。新凤鸣表示,这一进展有望在未来提升利夫生物的财务业绩,从而为公司带来预期的投资回报。
另一方面,新凤鸣作为民用涤纶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线涵盖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两大类,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工业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新凤鸣在对外投资方面动作频频,已先后发布了三则对外投资公告。
其中,新凤鸣的全资孙公司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7008万元,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取得金联港务36%的股权。尽管金联港务近期财务状况不佳,但新凤鸣的这一举措被视为其未来发展规划的一部分。
新凤鸣还通过全资子公司新凤鸣江苏新拓新材有限公司设立了江苏新诺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计划投资1亿元,持有其100%的股份。这一举措旨在拓展公司的业务领域,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凤鸣的资产负债率近年来持续攀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达到71.37%的高位。这一财务状况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与此同时,上周新凤鸣还披露了三位高管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公司股份的消息,合计减持不超过300万股。这一消息无疑给公司的股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具体来看,董事兼副总裁沈健彧、董事兼副总裁许纪忠、董事兼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杨剑飞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100万股。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增加了市场对新凤鸣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