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银行股成养老新宠?90后靠股息躺赚10万引热议

   时间:2025-07-17 12:17:14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财经领域近期流传着一个令人称羡的故事,一位90后投资者因持有5万股银行股,今年仅凭分红就入账了10万元。这位投资者笑称:“这比收租还让人舒心。”这样一笔意外之财,足以让人提前享受养老生活。

截至7月16日的数据显示,A股市场中的银行板块表现亮眼,有6只银行股年内涨幅超过30%,33只涨幅超过10%。中证银行指数在上周四更是创下十几年来的新高,而银行AH(全)的年内收益更是比中证指数全收益高出近6个百分点。

尽管近期市场有所回调,但截至7月16日,仍有25家银行的股息率保持在4%以上,其中华夏、平安、南京、交行等银行的股息率更是超过4.5%。在当前存款利息和十年国债收益率相对较低的环境下,4%以上的银行股息显得尤为吸引人。

7月被视为银行的“分红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银行纷纷发放大额分红。以宁波银行为例,持有1万股就能获得9000元的分红。这种实实在在的现金回报,让投资者们看到了银行股的长期价值。那位分红10万元的90后投资者,正是通过长期持有银行股并享受分红,实现了财富的稳健增长。

尽管近期有个别大股东如国寿、华宇等,在银行股价创新高后进行了减持,但这并不影响银行股整体低估、高息的底层逻辑。市场对此类减持行为持正常态度,视为获利了结或低吸进场的正常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银行股大涨之后,仍有大部分银行股的股价低于净资产,如兰州、郑州、华夏等银行的市净率(PB)不到0.5倍。这显示出银行股的估值修复空间仍然巨大。

在当前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寻找稳健高息的资产变得愈发困难。因此,银行股的高股息和相对稳定性成为了大资金(尤其是险资)的青睐对象。最近发布的险资长投新规也进一步推动了险资通过银行等高股息权益投资来提高长期资产收益率。这些大资金的流入为银行板块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那位分红10万元的投资者心态十分平和,他表示尽管股价上涨后有些心慌,但一想到4%的股息率依然值得珍惜,就坚定了继续持有的决心。他计划用分红继续“复投”,这种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让人深感敬佩。

近期银行股的这波行情,让许多投资者重新审视了其投资价值。银行AH优选ETF(517900)作为市场中唯一跨A+H两地的银行类ETF,其年内收益已经超过25%。在回调期间,该ETF一直受到资金的青睐,最近10个交易日连续保持净流入,累计达2.28亿元,两个月内更是吸金近7亿元。

银行股的“高息红利”逻辑依然稳固,且估值相对较低。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看好红利策略的投资者来说,每一次回调都可能是重新审视和考虑买入的良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