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震惊全球的空难在2023年震撼了航空界,印度171号航班在前往英国伦敦的航程中不幸坠毁,这场灾难性事件不仅夺走了241条宝贵生命,还导致地面19人丧生,唯一的一名幸存者成为了这场浩劫中的奇迹。
此次事件的焦点不仅在于其惨重的人员伤亡,更在于涉事飞机——波音787“梦想客机”。这款曾被寄予厚望的先进机型,自推出以来便饱受争议,而此次空难更是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
经过深入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逐渐浮出水面:飞机的两台发动机在起飞后的极短时间内,燃油供应被意外切断。在飞机急需动力爬升的关键时刻,这一突如其来的“断油”直接导致发动机失去推力,飞机无力维持飞行,最终在距地面仅约500米的高度坠毁。从燃油开关被切换到飞机数据记录中断,整个过程不足一分钟。
那么,为何燃油开关会在如此关键时刻被关闭?这成为了解开事故谜团的关键。燃油开关,这一控制飞机发动机燃油供应的重要装置,其设计之严谨令人咋舌。它位于中央操作台的偏远位置,且周围设有挡片和卡口,操作时需要较大的力量,旨在防止误操作。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万无一失的设计,却在关键时刻出现了致命的问题。
从“黑匣子”中调取的飞行员对话录音揭示了当时的惊慌与困惑。一名飞行员突然发现燃油被切断,惊恐地质问同伴,而另一名飞行员同样一头雾水,表示自己没有触碰过开关。紧接着,飞机发出失速警告,飞行员紧急发出求救信号,但为时已晚。专家的分析指出,飞行员的反应符合面对突发危机的本能,排除了他们故意操作的可能。
然而,印度官方的调查报告并未完全排除飞行员失误的可能性,而是强调了燃油开关的多重保护和防误操作设计。这一结论在印度国内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报告过于草率地撇清了波音公司的责任。事实上,波音787“梦想客机”近年来频繁出现故障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从刹车系统问题到驾驶舱挡风玻璃破裂,从燃油泄漏到电路火灾,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更令人担忧的是,波音787的安全问题不仅限于个别案例。国际媒体上多次曝光了该机型存在的质量缺陷,甚至有波音内部员工爆料称787存在诸多隐患。这些报道无疑为波音787乃至整个波音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信誉危机。至于印度此次空难究竟是由飞行员操作失误还是波音787自身质量问题导致,仍有待进一步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