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规模和质量上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从规模角度来看,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5.3%,这一增速不仅远高于全年5%的目标,也为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减轻了压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三个方面:首先,内需的增长,特别是国家政策补贴推动的耐用消费品需求增加,显著提振了社会零售数据。其次,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不仅未受“关税战”影响而萎缩,反而实现了逆势增长。最后,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也为中国经济的规模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质量方面,上半年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韧性显著增强。例如,在工业领域,装备制造和高技术制造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0.2%和9.5%,显示出中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在服务业领域,与数字化和信息化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高达11.1%,表明数字经济和数字转型正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增长的新动力。金融业的增速也达到了7.3%,并且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借贷方式如经营贷、消费贷和车贷等逐渐成为金融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尤为尽管投资对经济贡献率有所下滑,但投资结构却得到了优化。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5%,这反映出产业资本对中国制造业的信心正在增强。
在这一轮新经济热潮中,浙江省的表现尤为突出。年初,deepseek等杭州新锐科创企业受到全球关注,使得以杭州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全球投资者纷纷涌入港股和A股市场,关注AI、人形机器人和脑机接口等未来科技领域。浙江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经济转型和质量提升,成为全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典范。
浙江之所以能够在新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非偶然。长期以来,浙江省一直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并致力于打造优质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这为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大省,通过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跨境电商和跨境支付的便利化为浙江商品打开了新的国际市场,有效应对了“关税战”带来的挑战。
浙江经济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硬科技的发展,还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竞争力,以及通过跨境电商扩大全球市场覆盖,浙江展现了强大的硬科技和软科技实力。这些努力共同构成了浙江外贸强劲韧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