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由安联研究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揭示了2025年热浪对欧洲经济造成的严峻影响。报告预测,今年欧洲国家的GDP预计将平均下滑0.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众多欧洲国家中,西班牙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其GDP预计下降1.4个百分点,成为降幅最大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意大利,GDP预计下滑1.2个百分点,希腊则预计下降1.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法国和德国的损失相对较小,分别预计下降0.3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回顾6月,欧洲南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天气。6月29日,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埃尔格兰纳多镇气温飙升至46℃,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日,葡萄牙中南部的小城莫拉也遭遇了46.6℃的极端高温,全国多个地区进入“极度危险”的红色预警状态。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平均地表气温高达16.46℃,比过去30年的平均值高出0.47℃。特别是西欧地区,6月的平均气温达到了20.49℃,比平均值高出2.81℃,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欧洲农业组织警告称,持续的高温天气对农作物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当气温超过40℃时,玉米、葡萄、橄榄树等作物的生长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果高温天气持续,欧洲的土豆产量预计将大幅下降。欧盟委员会的研究显示,每年因高温干燥天气,欧盟的农民和畜牧业生产者要遭受高达280亿欧元的损失。
热浪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农业领域,还对旅游业、能源供应和航运业造成了冲击。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农民表示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超过四分之三的农民收入减少。同时,瑞士和法国因高温天气关闭了核电站,莱茵河和多瑙河的水位下降,导致货运船只数量锐减,运费飙升。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指出,本次席卷欧洲的热浪源自非洲大陆的高压系统,形成了“热穹顶”效应,将空气压缩至地表附近,导致气温急剧升高。这种天气模式可持续数日甚至数周,造成了大范围高强度的热浪。意大利大气科学与气候研究所的研究主任马尔切洛·米列塔补充说,地中海海水升温也是导致极端天气的一个关键因素。今年,西地中海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的地中海海域海水温度明显高于正常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