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七月盛夏的脚步悄然而至,天津市迎来了连续的高温天气,中心城区的气温更是一度攀升至35摄氏度以上。这股热浪不仅考验着市民的耐热能力,也悄然间点燃了“清凉经济”的火花,为夏日消费市场带来了一抹别样的清凉。
在天津市南开区的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内,尽管是工作日,空调销售区却依旧人声鼎沸。据体验店运营负责人介绍,随着暑期的到来,店内客流量显著增长,尤其是带有AI语音功能的空调和智能空气循环扇等新型清凉电器,更是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这些电器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温度的需求,更带来了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与此同时,“清凉穿戴”也在街头巷尾蔚然成风。遮阳伞、小风扇、防晒服等防晒降温装备成为了市民出行的标配。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消暑贴、驱蚊喷雾、挂脖风扇等小巧便携的“夏日神器”更是频频登上热搜榜,销量激增。
在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游客们纷纷使用遮阳伞、小风扇等物品来降温防晒,享受着夏日的悠闲时光。而在南开区南门外大街区域举办的户外刨冰节上,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品尝地道的天津刨冰。这种堆尖的刨冰浇上浓郁的酱汁,再铺上绵密的红豆沙,自上而下带来的冰凉感让人瞬间忘却了夏日的炎热。
在高温的驱动下,室内游泳馆、水上乐园等亲水场所也成为了市民避暑纳凉的首选之地。国家海洋博物馆海底世界海博潜水中心便是一个备受青睐的避暑胜地。这里拥有2300平方米的室内潜水区,提供水肺潜水、自由潜、“美人鱼”等多种潜水体验。开业以来,持续的高温带动了客流量的显著增长,尤其是亲子家庭的数量明显增多。
天津的一些景区也结合夏日天气及暑期游客的特点推出了新项目和新场景。天津蓟州溶洞景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洞内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钟乳石配合四季恒温18摄氏度左右的环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今年夏天,景区还新增了4公里长的峡谷漂流项目,让游客在体验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清凉与惬意。
夜幕降临,天津的夜生活也悄然拉开帷幕。海河游船金阜码头新航季推出的清吧航班成为了游客们的新宠。游客们可以在晚风中轻摇酒杯,聆听现场演唱,尽览津城夜景。近年来,海河游船还开发了津味早餐航班、相声演艺航班、音乐演出航班等特色文旅观光班次,让海河上的“流动舞台”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更多国内外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与湖南路交口,一条新竣工开放的步行街也成为了游客们的新去处。这条名为“民园1920街区”的步行街串联起了民园广场与五大道公园两大城市地标,为五大道百年历史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尽情游玩,感受天津夜生活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