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最新通知,具体调整细节备受关注。
根据通知内容,自2025年1月1日起,将为2024年底前已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提升养老金水平。此次调整的总体幅度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旨在综合考虑物价上涨和职工工资增长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调整比例。
为了确保养老金的调整能够迅速惠及广大退休人员,通知还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尽快组织实施,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自200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多年对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调整,此次调整的特点之一是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具体调整办法包括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
定额调整意味着同一地区的所有退休人员,无论其基本养老金水平高低,都将按统一金额增加,体现了公平原则。挂钩调整则是根据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进行调整,旨在激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而适当倾斜则体现了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重点群体的特别关怀。
养老金的调整和发放一直是广大退休人员关注的焦点。从各项数据来看,我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达到7.5万亿元,支出为6.8万亿元,当期收支整体平衡并略有结余。
通过中央顶层设计的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实现了全国统筹。2023年的调剂资金规模高达2716亿元,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的养老金发放。中央财政也进一步加大了补助力度,地方各级财政也积极履行支出责任,确保养老金能够及时足额发放。
从长远来看,我国养老金储备也相当充足。截至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到7.1万亿元,同时全国社保基金还拥有超过2.6万亿元的战略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