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国股市再次展现强劲势头,上证综指不仅收复了前一日短暂失去的3500点大关,还刷新了年内新高。数据显示,当天盘中上证综指一度攀升至3526.59点的高位。
银行板块成为引领市场上涨的主力军,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纷纷创下历史新高。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股也紧随其后,呈现上涨态势。市场分析师指出,银行股之所以受到资金青睐,一方面是由于其高股息率和稳健的经营表现,另一方面则源于政策引导下的长期资金流入。
整体来看,A股市场近期持续走高。7月9日,上证综指已经突破了3500点,尽管随后有所回落,但7月10日便迅速重返并超越这一点位。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3509.68点、10631.13点、2189.58点,均实现上涨。
对于市场走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为股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市场资金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信心增强,推动了交易活动的持续活跃。银行股的强势表现也反映出市场对高股息率和稳健投资价值的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有分析师指出,尽管市场对银行股存在某些误解,如担忧其成长性和资产质量等,但政策引导下的长期资金流入为低估值板块提供了有力支撑。银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也增强了其弱周期特征,使得银行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具吸引力。
除了银行股外,稀土、房地产、生物科技、光伏等板块也表现出色。数据显示,7月10日收盘时,有超过六成的ETF实现上涨。其中,易方达香港证券ETF领涨,涨幅达到3.87%。
在宏观经济数据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CPI和PPI数据也呈现出积极变化。CPI同比上涨0.1%,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下降趋势;而PPI虽然环比下降0.4%,但部分行业价格已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这些数据反映出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显效,为股市的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市场分析师认为,随着公募新规的正向影响和险资对稳定回报型权益资产需求的延续,机构增配空间仍然存在。同时,产业政策的积极变化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因此,尽管股市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整体上行趋势已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