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植物医生上市路:营收停滞,线下拓店减速,线上突围难

   时间:2025-07-11 00:37:18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植物医生”)正式提交了招股书,计划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这家以高山植物护肤为特色的品牌,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采用线下护肤店结合产品销售的模式,与早其6年创立的樊文花品牌在经营模式上颇为相似。

招股书显示,植物医生专注于“植物医生”这一单一品牌,其市场定位是“高山植物,纯净美肌”。尽管在化妆品市场中,植物医生按2024年终端零售额计算占有率为0.8%,排名全市场(含外资)第21位,国内企业第10位,但与行业领头羊珀莱雅2.7%的市场占有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医生在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增长近乎停滞。招股书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其营收分别为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92%。相比之下,同行业可比公司如丸美生物和珀莱雅同期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均达到了30%,贝泰妮也实现了近7%的复合增速。

植物医生的业务结构单一品牌架构的局限性尤为突出。珀莱雅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如彩棠、OR、悦芙媞等,且各个品牌在2024年均实现了显著的收入增长。而植物医生则主要依赖于“植物医生”品牌下的多个高山植物系列产品。从产品结构上看,植物医生的营收高度依赖于水乳膏霜、精华及精华油、面膜三类产品,这三类产品合计贡献了约94%的收入。

在营销方面,植物医生近三年来也显得相对保守。其销售费用分别为7.03亿元、7.39亿元和7.43亿元,广告宣传费占销售费用的比例逐年下滑。尽管在2024年末,植物医生官宣了王俊凯作为品牌代言人,但在整体营销投入上仍显不足。与此同时,植物医生的毛利率也有所下滑,从2023年的60.35%下降至2024年的58.9%。

销售渠道方面,植物医生主要依赖于线下门店,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仅为13%左右。尽管植物医生在京东、天猫、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有布局,但其线上销售仍主要以线下引流为主,自主流量获取能力较弱。植物医生的线下门店数量也在近三年来出现了负增长,从2022年的4432家减少至2024年的4328家。

在研发方面,植物医生的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于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外部机构的合作研发。尽管植物医生在招股书中提到了“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研发架构,但实际上,其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没有构建出自主品牌独有的专利壁垒。招股书显示,植物医生共有59项发明专利,但其中有多项为受让取得,且其核心技术中的大部分均为合作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医生的研发项目中,不仅涉及产品成分等技术相关研发,还包括了管理系统、包装材料等方面的研发。这些非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植物医生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精力和资源。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植物医生仍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9.98亿元,其中2.64亿元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改善和提升办公及研发环境,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并围绕植物提取功效研究平台等研发方向开展研发活动。然而,在核心技术依靠合作研发、线下店铺拓展不及预期、线上渠道难有大突破的背景下,植物医生能否成功打动资本市场,仍有待观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