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的第十个年头,郑勇引领的极智嘉终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标志着全球AMR仓储机器人领域迎来了第一股。此次IPO,极智嘉每股定价16.8港币,共募集资金净额22.06亿港币,总市值超过218亿港币。与极智嘉同日上市的还有另外五家公司,共同见证了港股IPO市场的繁荣。
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迎来了44只新股,募资总额超过1000亿港币。而极智嘉的上市更是备受瞩目,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高达133.62倍,国际配售部分也获得了30.17倍的认购。这一成绩不仅跻身今年港股国际配售倍数Top 3,更创下了港股科技板块的最高国际配售倍数纪录。主权财富基金、众多国际长线基金、科技专项基金以及对冲基金均积极参与了认购。
极智嘉的创始团队由郑勇、李洪波、刘凯和陈曦四人组成。2014年,时任新天域资本高级投资经理的郑勇,在一次考察亚马逊仓库物流项目时被全面推广的机器人所震撼。然而,在中国寻找类似创业团队未果后,他于2015年亲自下场创业,专注于物流机器人领域。郑勇的创业决心与其丰富的行业背景密不可分:他曾在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工作五年,并在Compagnie de Saint-Gobain S.A.的一家子公司担任工厂经理三年。
同样在2015年,被亚马逊收购的Kiva更名为Amazon Robotics,并开始在其自家仓库中应用。如今,亚马逊的仓库机器人数量已接近人类员工规模,拥有超过100万台机器人在配送中心穿梭。而极智嘉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最初的两人团队在清华计算机系FIT楼的地下室创业,到如今成为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
极智嘉的融资历程同样引人注目。其第一笔投资来自心怡科技的1000万元人民币,随后火山石和高榕创投分别投资2125万元,合计4250万元,投后估值达到2.1亿元。此后,极智嘉在2017年迎来了爆发期,成功出海日本,成为中国最早出海的AMR公司,并在这一年完成了四笔融资。此后,极智嘉的估值和融资额不断攀升,直至此次IPO。
目前,极智嘉的股东阵容豪华,包括华平投资、CPE源峰、Granite Asia、云晖资本、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D1 Capital、祥峰中国、蚂蚁集团、火山石投资、鸿为资本、高榕创投、赛领资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摩根士丹利、B Capital、合肥国资、高信资本、清悦资本、伊利、海尔、农银资本、英特尔、中金资本、香港科技园公司等数十家知名机构及产业方。
从产品到商业化,再到出海日本、欧美,极智嘉的发展节奏稳健而流畅。其招股书显示,按2024年收入计算,极智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占有率达9%,并连续六年位居第一。目前,极智嘉已服务800家终端客户,包括63家世界500强企业,客户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财务表现方面,极智嘉的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5%,远高于行业增长。同时,其亏损率也连续四年大幅收窄,开始进入盈利拐点。极智嘉的高效交付本地化运营体系也转化为更强的客户黏性与复购动能,2024年整体客户复购率高达约74.6%,关键客户复购率高达84.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仓储物流机器人行业来说,极智嘉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和产品,更在于其商业化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让极智嘉在全球化布局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也让投资者对其成为行业龙头的预期及赛道长期价值表示认可。
在硬科技企业创业的“死亡谷”中,极智嘉的成功无疑为To B类机器人实现商业化树立了榜样。其将AMR技术转化为年营收超24亿人民币的壮举,不仅代表了技术真正解决核心痛点、创造可量化商业价值的成功范式,更为整个行业注入了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