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非洲电商市场正逐渐成为全球商家的新焦点,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据非洲电商巨头Jumia的中国市场负责人Linli透露,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开始积极了解并尝试进入非洲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增长显著。今年五月,尽管中国对多个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出现放缓,但对非洲的出口却同比增长了33.4%,远高于对东盟、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增速。这一趋势反映出中非贸易的强劲增长势头。
Linli表示,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局势和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加剧,使得许多中国卖家开始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而非洲电商市场以其庞大的年轻人口和较低的市场渗透率,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她指出,非洲的电商渗透率目前仅为总零售额的2%-5%,相比之下,中国已经达到了20%。
非洲的年轻人口红利是其电商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非洲的平均年龄仅为19.3岁,约60%的人口在25岁以下。预计到2025年,非洲人口将达到15.49亿,成为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大洲。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为非洲提供了加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
与此同时,非洲中产阶级的崛起也为电商市场带来了更多消费潜力。根据统计数据,到2060年,非洲中产阶级人口可能增加到非洲大陆总人口的40%以上。这种增长不仅推动了消费的繁荣,还促进了智能手机普及率和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提升,进一步扩大了电商市场的规模。
在非洲电商市场中,尼日利亚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创新活力成为了焦点。作为非洲的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的初创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科技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拉各斯作为尼日利亚的商业中心,已经发展成为领先的创新中心,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投资者。
Jumia Global总经理Tom Hurier表示,尼日利亚电商市场的未来体量将是现在的十倍以上,因此他们正在积极拓展这一市场。他建议想来非洲开拓市场的卖家首先关注尼日利亚,因为这里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巨大。
然而,非洲电商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物流成本高、道路状况差等问题制约了电商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非洲城市配送网络正在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基于众包模式的移动应用程序。同时,Jumia等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建设海外仓和社区自提点,以缩短物流配送时长并降低成本。
在支付方面,货到付款仍然是非洲电商购物的主流模式。但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解决传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问题。例如,肯尼亚的移动货币服务M-Pesa已经为数百万非洲人提供了数字金融服务。
对于想要进入非洲市场的中国卖家来说,Linli建议他们首先关注在主流跨境平台拥有运营经验的卖家或有非洲线下渠道且产品适合跨境的卖家。在品类方面,男女装、童装、个护、家居用品等产品在非洲市场持续热销。
尽管非洲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中国卖家在进军这一市场时也面临着一些心理上的挑战。许多卖家对非洲感到陌生或充满风险,因此犹豫不决。然而,事实证明,非洲市场的门槛比他们想象的要低,消费者渴望优质、价格实惠的产品,而且在许多品类中竞争仍然有限。
为了保持竞争力并创造长期价值,中国卖家需要从出口商转型为品牌植入者,投资于本地业务并讲述本地故事。与经验丰富的非洲公司合作可以确保更顺畅的运营和更强大的市场准入。最终,扎根于本土的品牌将比仅仅依赖低价的品牌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