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宣告破产,汽车行业合资模式再遭挑战
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正式裁定,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菲克)破产。这一决定标志着这家曾风靡一时的合资车企走到了尽头,其背后的原因复杂且深刻。
广汽菲克成立于2010年,是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前身为FCA)的合资产物,专注于生产Jeep品牌车型。然而,自2018年起,广汽菲克的销量便逐年下滑,至2021年全年销量仅为2.01万辆,2022年上半年更是不足2000辆,同比暴跌85%。公司财务状况也随之恶化,截至2022年9月,总资产73.22亿元,总负债却高达81.13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10%,明显资不抵债。
Jeep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衰落,一方面源于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如自由光烧机油事件等,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另一方面,产品更新迭代缓慢,品牌定位模糊,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逐渐失去竞争力。2022年,广汽菲克的国产车型停产,仅靠进口车维持市场,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其市场萎缩。
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在电动化转型、股权分配等问题上的长期分歧,也是导致广汽菲克破产的重要原因。广汽集团将重心转向新能源领域,如广汽埃安等品牌的发展,而Stellantis集团未能有效推动Jeep品牌的电动化进程,双方战略上的不一致最终导致合资公司陷入僵局。2022年,双方协商终止合资关系,广汽菲克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广汽菲克的破产,对其债权人、员工和经销商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司的核心资产,包括长沙工厂的土地、厂房和设备,历经五次公开拍卖均未能成交,最新起拍价已降至12.26亿元,但仍无人问津。非核心资产虽已基本处置完毕,但高达81.13亿元的债务总额,使得债权人,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仅能按比例获得有限清偿。
员工方面,广汽集团预留了不超过2亿元的专项费用用于安置,但一线工人的去向仍未明确。经销商则面临库存积压、保证金和返利无法收回等困境,部分经销商已发起维权行动,但普通债权的清偿优先级较低,前景不容乐观。
对于广大Jeep车主而言,广汽菲克的破产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国产车型配件供应短缺,部分配件价格飙升,车主维修困难。尽管Stellantis集团承诺将继续提供售后服务,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配件延迟、网点缩减等问题,全国范围内仅剩数十家授权门店,车主的售后保障面临严峻挑战。
广汽菲克的破产,再次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合资模式敲响了警钟。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的大潮中,传统合资车企必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平衡股东利益,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同时,这也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汽车品牌时,需更加关注品牌的售后服务保障和长期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