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润啤酒担任领航者近十年的侯孝海,近日突然宣布了他的离职决定,这一消息在业界掀起了波澜。
华润啤酒(00291.HK)官方近日发布公告,披露了其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因个人原因辞去该职务的决定。侯孝海表示,他希望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个人事务中,因此做出了这一决定。公告同时指出,董事会主席一职将暂时空缺,直至公司找到合适的继任者,在此期间,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代主席职责。
对于离职后的规划,侯孝海透露,他既不会加入喜力啤酒,也不会返回成都创业,而是可能转向教育领域,成为一名教师。这一决定无疑为外界留下了诸多猜测和想象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侯孝海在任期间,其年收入曾高达847万元,即便在近年来有所调整,去年他的薪酬也达到了360万元。而在离职前不久,侯孝海还两次大规模减持了华润啤酒的股份,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对于华润啤酒未来发展的关注。
侯孝海自2001年加入华润集团,2016年起担任华润啤酒的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2023年进一步升任为董事会主席。在他的领导下,华润啤酒启动了“啤+白”双赋能战略,试图通过多元化发展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侯孝海掌舵的近九年时间里,华润啤酒的营收规模从286.9亿元增长至386.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更是从6.29亿元跃升至47.39亿元,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然而,华润啤酒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却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这是七年来首次出现双降的情况。
与此同时,华润啤酒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优化,近九年间关闭了36间啤酒厂,员工数量从5.82万人下降至2.6万人。尽管如此,啤酒业务的收入规模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白酒业务的体量相对较小,难以实现“啤+白”的构想。
在多元化战略方面,华润啤酒通过持股或控股等方式相继纳入了山东景芝白酒、安徽金种子酒业、金沙酒业等企业。然而,在酱酒热退潮的背景下,金沙酒业的业绩并未如预期般增长,反而出现了下滑。作为华润啤酒唯一并表的白酒业务,其营业额同比仅增长4%,市盈率也大幅下跌。
侯孝海曾表示,中国啤酒产业正处于高端化的上半场,未来还有下半场。然而,在他离职前,华润啤酒的高端化进程并未能彻底完成,主营业务仍面临压力。对此,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尽管华润啤酒的高管变动引发了市场关注,但企业的转型趋势已非个人所能左右。
在当前啤酒行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华润啤酒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来,华润啤酒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继续推动企业的发展,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