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市代码:002264)近日发布公告,披露了其母公司截至2024年底的财务状况及一项重要资本操作。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果显示,新华都母公司报表显示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5.43亿元,而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则分别为1.33亿元和13.49亿元。
为了应对这一财务困境,新华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财务规定,决定采取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转增股本的变通方式,以弥补累计亏损。具体而言,公司将动用全部盈余公积1.33亿元及资本公积中的4.1亿元,总计5.43亿元,用于填平亏损黑洞。此举实施后,母公司盈余公积将清零,资本公积缩减至9.39亿元,而未分配利润则将归零。
新华都解释称,母公司亏损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是处置零售业务子公司股权带来的投资损失,二是对过往商誉减值的计提。近年来,新华都经历了战略转型,于2023年彻底剥离了亏损的超市、百货等传统零售板块,转而聚焦互联网营销,特别是通过全资子公司久爱致和,深入布局酒类、水饮、日化、母婴等行业。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新华都实现营业收入11.06亿元,同比下降2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09.61万元,略有下滑,同比减少0.64%。
与此同时,公司高层近期频繁进行股份减持操作,引发市场关注。据统计,自2025年5月28日至6月16日,新华都董事长倪国涛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超过1700万股,套现总额超过1.13亿元。在此之前,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郭建生及财务总监张石保也分别进行了小额减持。
综合计算,新华都上述三名高管在短短三个月内累计减持套现约1.15亿元。这一系列减持行为,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关于公司未来发展及管理层信心的诸多猜测。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二级市场上新华都的股价却呈现出一定的韧性。截至7日收盘,公司股价上涨2.55%,报6.44元/股,总市值达到46.36亿元。这一表现或许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转型前景的某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