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交所的聚光灯下,富卫集团(01828.HK)终于迎来了它的上市时刻,这是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历经十二年精心打造的保险旗舰企业。7月7日,这家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亮相,标志着李泽楷商业版图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尽管富卫集团此前已三次冲击IPO未果,但此次上市首日的表现却略显平淡。开盘价定格在38港元/股,与发行价持平,随后股价迅速跌破发行线,开盘仅五分钟就下跌近2%。尽管盘中一度短暂拉升1.97%,但很快又回归发行价附近震荡,直至尾盘才略有回升,最终收盘价为38.40港元/股,微涨1.05%,总市值达到488亿港元。
富卫集团的招股书揭示了其泛亚洲人寿保险的业务范畴,以及以客户为中心、数字赋能的经营模式。自2013年由李泽楷创立以来,富卫集团通过一系列战略性并购迅速扩张。然而,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富卫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3.2亿美元、-7.17亿美元和0.1亿美元,近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0亿美元。
尽管如此,富卫集团的上市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李泽楷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与电讯盈科(00008.HK)、香港电讯(06823.HK)和盈大地产(00432.HK)并肩,四家公司总市值合计约1844亿港元。
回顾富卫集团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13年,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团便斥资21.4亿美元收购了荷兰国际集团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泰国的保险业务,并将其更名为“富卫”。此后,在李泽楷的带领下,富卫集团通过一系列并购活动迅速在亚洲市场站稳脚跟,足迹遍布印尼、新加坡、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富卫集团的上市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9月,富卫集团曾向纽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融资近30亿美元。但受当时美国收紧中概股监管政策的影响,富卫集团于同年12月撤回了赴美上市申请。随后,富卫集团将目光转向香港资本市场,但连续三次递交招股书均以失效告终。此次成功上市,从递交申请到通过聆讯仅用时28天,再到启动招股仅用11天,最终于7月7日在港交所成功挂牌,全程仅用50天。
此次上市,富卫集团全球发售9134.21万股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7.19%,每股定价38.00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34.71亿港元。招股期间,公开发售部分获得37.13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也获得2.32倍认购。两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2.50亿美元的股份。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强化资本结构、流动性管理及增长储备金。
在股权结构方面,富卫集团上市后,李泽楷及其控制实体合计持股约66.45%,公众股东持股7.19%。其他投资者包括Athene、泰国汇商银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等多家知名机构。
从业务布局来看,富卫集团已在泛亚地区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提供人寿保险、健康保险、雇员福利及理财产品等多元化产品组合。目前,富卫集团的业务已覆盖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包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及马来西亚)等十个市场。尽管尚未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但富卫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将继续探索在中国内地等地区的拓展机会。
富卫集团指出,中国内地是区内保费总额最大的人寿保险市场,大湾区具备巨大潜力。公司在上海设有代表处,并会考虑将业务拓展至中国内地,包括但不限于获得完整的人寿保险牌照、接触中国内地分销渠道以及在出现商机时进行选择性的投资或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