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全球光伏行业中,一幅“冰与火之歌”的画卷徐徐展开。一方面,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持续涌动,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另一方面,行业内部却面临着阶段性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导致价格急剧下滑。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稳健经营显得尤为珍贵。
通威股份(600438.SH),作为全球硅料和电池片领域的双料冠军,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步伐。公司不仅加强了技术研发,还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了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了在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
尽管行业大环境对业绩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通威股份展现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正如“冬天终将过去”,光伏产业作为未来最具潜力的绿色能源之一,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在行业调整期,投资者更应关注那些具备长期思维、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通威股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通威股份的产品质效在行业中遥遥领先。面对光伏产业的“价格战”和“出清”压力,通威的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主要产品销量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饲料及产业链业务方面,公司也取得了稳中有进的成绩,整体市场地位进一步稳固。
在高纯晶硅领域,通威直面市场挑战,持续提升产品质效。全年销量达到46.76万吨,同比增长20.76%,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同时,通威顺应行业需求趋势,全年N型产出占比超过90%,并成功实现了电子级多晶硅的批量稳定供货,进一步践行了“通威智造”的理念。
在太阳能电池方面,通威加速了对PERC产能的升级,并构建了完善的研发平台系统。全年太阳能电池销量达到87.68GW(含自用),同比增长8.7%。据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通威股份已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电池出货量榜首,2024年电池全球市占率约14%,进一步夯实了其在全球电池领域的龙头地位。
在行业巨变的背景下,通威股份的财务安全边际依然稳固。在行业整体陷入现金流危机时,通威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保持正流入。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约400亿元,不仅体现了其强大的产业链议价能力和运营效率,也为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的财务支撑。
通威股份的控股股东也持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近年来,控股股东通过参与可转债发行认购、二级市场增持股票等方式,持续支持通威股份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通威还启动了股份回购计划,向市场传递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面对行业的至暗时刻,通威股份选择以技术革命来应对价格下行的挑战。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了独特的突围路径,核心竞争力既源于持续深化的技术降本能力,也源于面向未来的多维技术布局。
在硅料业务方面,通威持续优化工艺和创新管理机制,成功导入了多项关键设备和技术,实现了显著的降耗效果。目前,内蒙基地的生产现金成本已降至2.7万元/吨以内(不含税),成本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在技术创新方面,通威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的投入运营,为公司的技术迭代和增效按下了“加速键”。围绕TNC技术,通威从多个维度深入推进提效降本,树立了行业标杆。
通威的发展蓝图中,技术突破仍然是核心引擎。公司着力对标国际前沿技术方向,构建了多赛道、多维度协同创新研发体系。在新技术研发方面,通威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包括HJT组件功率连续打破世界纪录、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4.17%等。
通威股份的技术降本与创新得到了市场的充分验证与肯定。去年,通威组件海外销量实现了同比98.76%的逆势增长,国际订单突破地域边界。这得益于通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以及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通威以技术为纽带,深度布局高潜力市场。2024年,通威的全球化布局全面提速,成功斩获了沙特、波兰等多国GW级项目订单,并突破了欧洲大型能源集团的合作壁垒。在中东与新兴市场,通威也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本土化合作规避贸易壁垒。
截至目前,通威组件已遍布70多个国家与地区,广泛应用于各类“光伏+”场景。海外市场的出色表现不仅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也降低了通威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了整体抗风险能力。
在全球能源变革和“双碳”目标的宏大叙事下,光伏产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当行业行至变革节点时,通威股份凭借技术护城河、现金流韧性及战略定力,展现出了穿越周期的王者之气。在供需格局重构与技术革命的双重激荡下,通威正引领行业穿越至暗时刻,重新锚定光伏产业的未来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