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港股新消费品牌逆势上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时间:2025-04-30 09:56:55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在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冲击下波动频繁,港股市场同样未能幸免。然而,在这种不利的市场环境中,一批新消费品牌却异军突起,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以具体数据为例,截至4月28日,新茶饮品牌古茗的股价在一个月内上涨超过29%,蜜雪集团紧随其后,涨幅接近16%。潮玩领域的佼佼者泡泡玛特更是累计上涨了23%,而黄金首饰品牌老铺黄金虽然略有波动,但整体表现依然优于大盘。相比之下,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下跌了近5%和7.5%。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内需消费板块成为了投资者们寻求避险的港湾。新消费品牌凭借其较强的韧性,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逐渐走向国际化,吸引了更多资本的关注。

回顾过去,新消费品牌在港股二级市场的表现早已引人注目。一季度,港股市场整体跑赢全球主要股指,而新消费板块更是成为了除科技股之外的另一大亮点。在1月中旬至3月下旬的这段时间里,恒生新消费指数的涨幅接近36%,不仅超过了恒生指数,还远超整体消费板块。

在这种强劲势头的推动下,一些新消费品牌的股价在今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涨幅。截至4月28日,老铺黄金的股价涨幅已超过195%,古茗和蜜雪集团较发行价的累计涨幅也超过了140%。泡泡玛特和毛戈平的股价同样表现不俗,分别上涨了112%和71%。

新消费品牌在二级市场的接受度明显提升,这标志着2025年成为了新消费价值认定的转折点。这些品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核心竞争力。它们的业务和估值逻辑也变得更加清晰和稳定,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然而,在早期阶段,新消费品牌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这些品牌往往定位于小众市场或特定消费场景,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它们的价值认可有限,持保守观望态度的投资者居多。但随着这些品牌逐渐“破圈”走向大众视野,消费者的自发互动和热烈讨论推动了大众市场对品牌的认知,进而逐渐养成了新的消费习惯。

东吴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新消费指的是“新品牌”而非“新渠道”和“新供应链”。这些品牌的突破点在于“新消费习惯形成”或“品牌影响力破圈”。只有当品牌的影响力传达到原本不熟悉该品牌的圈层时,才会产生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度。

从估值体系来看,与传统品牌相比,新消费品牌的估值逻辑更加注重破圈和增量。传统消费品牌更倾向于面向大众市场,估值逻辑主要关注企业供应链、渠道、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等。而新消费品牌则更关注品牌的用户增长速度、潜在市场空间和创新能力。因此,即使短期利润率相对有限,新消费品牌也可能因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增长空间而获得较高的估值。

港股市场在新消费品牌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A股市场相比,港股消费领域呈现出更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包括造车新势力、潮玩、新式茶饮、连锁餐饮、黄金饰品品牌、化妆品、文旅等多种新兴消费品类在港股市场上齐聚一堂。这种蓬勃发展的消费生态圈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促进了新消费企业向港股市场的集中。

港股市场还具备上市周期较短、条件灵活宽松、融资工具多样化以及投资者国际化等优势。这些因素使得港股成为新消费品牌上市的重要选择之一。近年来,多家新消费品牌纷纷赴港上市,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随着国家促消费扩内需政策的深入实施,新消费品牌有望以独特的品牌力和高成长性,成为消费行业增量增长的重要动力。港股市场作为新消费品牌的集大成之地,将继续为这些品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