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贸易领域掀起了一场由特朗普关税威胁引发的抢购风暴,导致贸易逆差急剧攀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变动令华尔街多家顶级银行纷纷对一季度的GDP预测做出了悲观调整。
具体而言,今年3月,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惊人地跃升至162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远甩开了2024年同期的928亿美元,刷新了自90年代初记录保持以来的最高纪录。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一逆差规模甚至超出了所有彭博社经济学家的预测,清晰地显示出贸易状况对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构成了沉重负担。
面对这一爆炸性的贸易数据,华尔街的投行迅速作出反应,纷纷下调了对美国经济的展望。据金融时报报道,摩根士丹利率先行动,将一季度的GDP预期从原先预计的零增长大幅下修至下滑1.4%。该行指出:“关税实施前的进口激增远远超出了预期,而库存的增加并未能有效抵消这一负面影响。”
高盛同样调整了预期,将其从一季度的-0.2%下调至-0.8%。摩根大通则更为悲观,直接将预期从零调整至-1.75%。
此番贸易逆差的急剧扩大,几乎完全是由进口量的暴涨所导致。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的进口额增长了5%,达到了342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激增了31%。其中,消费品进口的增幅尤为显著,达到了27.5%,汽车和资本货物的进口也有明显增加。
进口激增的背后,是企业们在关税落地前的恐慌性囤货行为。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高级美国经济学家Oliver Allen对此评论道:“2025年第一季度的情况表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促使企业纷纷抢在价格上涨之前大量购买商品,从而引发了进口的惊人增长。”
然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商品出口额仅增长了1.2%,达到1808亿美元,这一增幅远低于进口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的失衡状态。
尽管贸易数据令人忧虑,但不少分析师认为,即将于周三公布的GDP数据可能会受到关税前这段特殊囤货期的严重扭曲,从而夸大了美国经济所遭受的实际损害。ING银行的首席国际经济学家James Knightley指出:“今天的贸易数据确实凸显了GDP可能出现负增长的风险,这无疑为2025年的经济疲软奠定了基调。这是一次为了应对关税而进行的大规模囤货行为……但我们预计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出现反转:港口数据已经开始显示出放缓的迹象。”
法国巴黎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Isabelle Mateos y Lago也表示:“GDP数据所能提供的信息将非常有限,数据中充斥着噪音,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进口量的激增。要真正看清实际情况,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