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红旗连锁超市几乎无处不在,成为了这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与日本的711便利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这家拥有近千家门店的连锁超市,近期却传出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它计划进军AI领域,与人形机器人企业携手,打造机器人无人售货系统,预计样机将在今年5月正式面世。
红旗连锁的这一举动,或许并不令人意外。近年来,该公司的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尽管在疫情期间,由于民众囤积行为的影响,红旗连锁的营收在2020年实现了15.73%的同比增长,但随着营业成本的上升,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2.2%。此后的几年里,营收增速更是放缓至个位数,净利润也波动不定。面对这样的困境,红旗连锁显然在寻求新的增长点,而AI技术正是它寄予厚望的新机遇。
红旗连锁也曾尝试通过优化商品结构、升级门店、开展直播服务等方式来提振业绩,但效果并不显著。其商品含税销售收入增速持续放缓,到2023年仅为0.97%。同时,虽然红旗连锁不断扩大门店提供的增值服务范围,但这一业务的收入也逐年下降。线上业务的布局同样未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尽管公司发展了自营商城、到家业务和直播业务,但线上销售额在主营收入中的占比仍然微不足道。
在零售界寻求出路的时代背景下,胖东来作为另一家地方性企业,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成为了众多商超学习的榜样。然而,红旗连锁却并未跟随这一潮流。与胖东来专注商品与服务本身的理念不同,红旗连锁更加大胆与开放,更积极地拥抱变化。从成立之初,红旗连锁就另辟蹊径,在销售商品的同时提供社区服务,建立了差异化优势。在互联网风口兴起后,红旗连锁也迅速跟进,上线了网上商城和多种线上支付方式。
在扩店速度上,红旗连锁同样展现出了激进的一面。自2012年在A股上市以来,红旗连锁开启了更快的扩店模式,新开门店数量连续五年超过150家。同时,公司还通过收购的方式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门店总量迅速增加。在门店类型上,红旗连锁也进行了多样化尝试,开出了中型店、24小时门店以及定位中高端、年轻化的“黄果兰”超市等,以覆盖更广阔的消费群体。
然而,尽管红旗连锁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努力,但线下优势逐渐丧失,线上业务尚未成熟,使得公司不得不寻找新的突破口。此时,人形机器人无人售货系统的出现,无疑为红旗连锁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这一举措能否成为红旗连锁的救命稻草,尚需时间验证。
在零售生意整体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不少地方零售品牌凭借自身特色走出了不同的道路。例如美宜佳选择了主攻下沉市场、打造门店可复制性并通过加盟实现快速扩张的模式;而7-Eleven则通过即时零售业务进一步拓展市场增量。这些成功案例都证明了零售界不存在唯一答案,根据自身情况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出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红旗连锁来说,用人形机器人发展无人售货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这一举措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的成熟度和市场的接受程度,更取决于红旗连锁能否将这一技术与自身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拭目以待红旗连锁的这一新故事能否书写出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