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上海车展盛况:智驾技术受关注,芯片与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

   时间:2025-04-23 10:11:07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展期自4月23日持续至5月2日。此次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知名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参展国别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均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国际车展之一,上海车展不仅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风向标,更是各大车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本次车展,超过百款首发新车惊艳亮相,包括小米汽车、鸿蒙智行、蔚来乐道及萤火虫等新晋品牌首次登陆上海车展。然而,韩系品牌现代和起亚缺席此次车展,法系品牌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也未现身。尽管如此,预计观展总人次仍将超过上届的90.6万人次。

本届车展,智能驾驶成为一大亮点。然而,与往届相比,多家车企在宣传上有所收敛,尤其是小米汽车,在展台上更多地突出了其金融服务,如SU7首付3.2万元起等优惠措施,而关于智能驾驶的视频内容则大幅减少。小米YU7并未出现在车展现场,但多款SU7 Ultra汽车依然吸引了众多目光。

比亚迪则主打“新能源汽车世界冠军”的标签,并宣布将对其辅助驾驶系统“天神之眼”进行更名,由“高阶智驾”改为“驾驶辅助”,载客泊车也改为下车泊入。这一系列调整,反映出车企在智能驾驶安全方面的谨慎态度。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仍在积极宣传智驾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优势。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车展上发布了华为乾崑智驾DS 4,并宣布其首发高速L3解决方案。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也在展台上展示了其强大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力。

然而,智能驾驶的安全性挑战不容忽视。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表示,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经济成本性是当前智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一方面,自动驾驶系统需要通过更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在复杂道路环境下的行驶安全;另一方面,如何降低核心硬件成本,同时优化算法以减少算力需求,也是车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智能驾驶领域的乱象,工信部等部门正在加强监管。近期,工信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管理,包括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新增技术参数备案要求以及规定车企申报准入时需提交完整的检验检测报告。这一系列措施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监管体系进入新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发出了《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呼吁企业杜绝虚假宣传和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倡议书强调,国内汽车企业应强化自律意识,践行质量承诺与安全责任。

在车展现场,除了智能驾驶技术外,汽车芯片、机器人等产品也备受关注。上汽荣威展出了两台基于AGIBOT(智元)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有望在车展期间进行走路、跑步或互动展示。小鹏汽车的人形机器人Iron也首次亮相上海车展。英特尔、黑芝麻智能等芯片厂商也展示了其最新的汽车芯片产品。

随着智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体验已成为购车决策中的重要因素。J.D.Power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NVIS)》显示,智能化体验在购车决策中的影响权重已上升到14%,成为继汽车质量和性能之后的第三大决策因素。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