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机器人按摩,真的能让年轻人放松吗?

   时间:2025-04-05 13:55:11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新兴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速度令人瞩目。近期,一项结合了AI技术的按摩服务在北京某商圈悄然兴起,吸引了众多目光。

这家位于北京东三环的按摩店,外观并不起眼,隐藏在高楼之中,没有显眼的招牌。然而,店内却别有洞天,提供了一项独特的“AI机器人按摩”服务。这项服务的价格颇为亲民,原价499元的45分钟按摩,使用优惠券后仅需不到60元,涵盖了肩部、腰部和腹部等多个部位。

走进店内,科幻电影中的那种洁白、安静、充满科技感的氛围并未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铺满床的“客厅”,几位老年人正热闹地聊着天。这种场景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亲戚家中,而非一家高科技按摩店。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进入了一个房间,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台白色的AI按摩机器人。这台机器人更像是一个带有底座的机械臂,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按摩师。

启动机器人并不容易,工作人员花费了20分钟才成功扫码。过程中,她一度提议换成同等价格的人工按摩,这让我对机器人的受欢迎程度产生了疑问。按照指示,我脱掉上衣,躺在金属垫板上,开始了这场特别的按摩体验。

按摩的初始阶段是由人类完成的,包括涂抹精油和初步放松。随后,机器人上岗,用加热过的探头在我的后背上来回推压。然而,由于探头的形态光滑,它无法完成抓捏等基本的按摩动作。尽管有纯音乐播放,但机械运动发出的嗡嗡声依然十分明显。

在按摩过程中,我始终感到紧张。我担心机器人力度调节出现故障,用力过猛导致伤害;同时,我也担心如果力度调小,按摩会失去效果。这种紧张感导致我的腹部出现了刺痛感,后背也感到发凉。

45分钟的按摩结束后,工作人员帮我擦去背上的精油,递上衣服。她试图通过询问我是否睡着来展示按摩的舒适度,但我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事实上,我不仅在按摩过程中没有感到放松和享受,结束后也顾不上检查颈椎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内心只有一种逃过一劫的庆幸。

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得知店内的老年客户通常不会选择机器人按摩,因为机器人使用有条件限制,心脏不好的人不能使用。显然,这项服务更像是一个吸引年轻人消费的引流产品。

按摩结束后,平台向我推荐了一系列应用机器人服务人体的项目,包括洗头、艾灸、拉筋、疏通经络等。然而,这些项目都存在一个共同点:机器人接触的都是人体比较脆弱的部位,如头、腰腹、脊椎等。评论区中已经有人反映,在机器人洗头时出现了头发与机器缠绕的情况。因此,我决定不再尝试这些项目。

相比之下,按摩店工作人员的努力方向更靠谱。她试图将我转化为店里的常规顾客,向我推荐了一个原价两千多,现价999元的套餐,并安排了免费的体检和腿部保养仪器体验。

体检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将手脚放在指定的金属区域,输入基本信息,即可在三分钟内获得一份全面的身体报告。然而,这份报告的可信度却令人怀疑。工作人员在解读报告时,中医部分侃侃而谈,西医部分则明显带过,像是超市货架上买一赠一的临期酸奶。

腿部保养仪器则更为简单,只需要将小腿放入仪器即可。仪器启动后,工作人员播放了两个解释仪器原理的视频,随后生硬地背诵介绍词。整个过程中,我始终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正在进行鼓励式教学的老师。

最终,我婉拒了购买套餐的提议,但出于好奇,接受了改善睡眠的负氧离子体验。事实证明,这是四个仪器中最有效的。平躺在床上,感受气流和电流从面部、上身涌动,麻酥酥的感觉的确很催眠。

在体验过程中,我注意到店内的主要客户是老年人。他们每天都来,与每位工作人员都十分熟络。工作人员不仅对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活动了如指掌,还对他们的家人、一起打麻将的玩伴有所了解。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以前新闻报道过的养生馆通过情感推销让退休老人购买高价养生床的事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AI为代表的科技力量正在成为很多企业转型升级的抓手。在按摩行业,这一趋势尤为明显。从各大连锁康养机构到个人经营的按摩店,都推出了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然而,这些项目的实际效果和宣传是否夸大仍然存在争议。

不少消费者质疑这些AI仪器的资质和功效。有人在接受调理后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身体状况并未好转。类似的套路层出不穷,只是关键词从“能量”更换成了更时髦的“AI”。无论如何变化,套路始终如一:主打一个心诚则灵,信则有,不信则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