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Lululemon与Keep财报透视:运动后时代,谁主沉浮?

   时间:2025-04-14 13:52:18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运动服饰市场看似饱和的当下,两大品牌Lululemon与Keep却以独特的策略实现了显著增长。尽管行业内外普遍认为运动服饰领域已是一片红海,但这两家公司却通过不同路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Lululemon,这个曾以北美市场为核心的运动服饰巨头,近年来遭遇了美国市场的增长放缓。然而,它并未因此陷入困境,反而凭借对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在2024财年,Lululemon的总营收达到了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中国大陆市场的贡献尤为突出,全年收入飙升至13.61亿美元,同比激增41.3%,占总营收的比例也大幅提升至12.9%。

Lululemon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其精准的营销策略。品牌深谙“她经济”的潜力,通过小红书等平台,以“女性运动力量”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成功激发了女性消费者对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同时,Lululemon还签约了知名导演、演员兼编剧贾玲作为“她力量”大使,借助明星效应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Lululemon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也迅速扩张,截至2024财年底,已在中国大陆开设151家门店,覆盖新一线及下沉市场,极大地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和消费者购买便利性。

与Lululemon不同,Keep则通过AI健身和生态重构,在运动APP领域实现了逆袭。尽管在2024年营收略有下滑,但毛利率却提升至46.7%,这得益于Keep对AI等战略技术的持续投入。Keep的AI健身应用FitPulse和垂直模型Kinetic.ai,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和专业的数据分析,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品牌黏性。同时,Keep还推出了AI教练“卡卡”和AIGC课程,让健身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除了技术驱动外,Keep还注重自有品牌运动装备和服装的研发与销售。2024年,自有品牌收入同比增长16%,毛利率提升至31.7%。Keep还通过奖牌潮玩化等方式,提升了用户留存率。年度活跃用户超1亿,会员渗透率达到10.6%,在健身APP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Keep也面临着不少挑战。AI等战略技术的投入虽然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品牌影响力,但也增加了运营成本。如何在提升用户体验和降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是Keep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跨界竞争和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也给Keep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运动后时代,消费者对运动服饰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功能需求,转变为身份认同的“新标签”。Lululemon的“中产标配”属性和Keep的“科技健身”标签,都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Lululemon将运动服饰与生活方式巧妙融合,让消费者在追求运动的同时,也能彰显自己的生活态度。而Keep则通过AI健身应用和智能穿戴设备,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健身体验。

运动后时代还呈现出科技与文化和跨界联动的趋势。AI健身、智能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成为新的增长点,而运动与潮玩、电竞等文化的跨界合作,则进一步拓展了用户的消费场景。Lululemon通过与F1等高端赛事的合作,提升了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Keep则通过与热门IP的联名合作,推出了多款限量版奖牌和服装,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

在运动后时代,运动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一边是像Lululemon这样的高端品牌,通过生活方式化占据溢价空间,满足高净值群体的需求;另一边是像Keep这样的大众品牌,以技术普惠扩大覆盖,让更多人都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尽管两者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但都抓住了消费分层与生态重构的机遇,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