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在最新一次电话会议中,正式向外界展示了其对人工智能(AI)领域的积极态度。公司创始人王兴明确表示,美团对AI的策略是主动进攻而非被动防守,这一表态与之前市场对美团在AI方面低调行事的印象形成鲜明对比。
美团的这次“亮相”让市场好奇,为何之前对AI的布局如此隐秘。然而,从美团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这种低调更像是刻意为之。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中,硬件往往先于应用普及,AI浪潮也不例外。对于美团这样的应用类企业而言,选择按自己的节奏推进AI战略,无疑是一种稳健的做法。
事实上,美团的这种稳健态度在其核心业务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2024年,美团的业绩依然强劲,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核心本地商业收入更是实现了21%的增幅。与此同时,新业务也实现了大幅减亏,从上一年的亏损202亿减少到73亿。
尽管业绩亮眼,但美团高管在电话会议中更多地提及了“可持续生态”和“稳健增长”等关键词。这表明,美团在追求业绩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长远发展和生态平衡。这一点在美团对骑手和商家的政策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美团宣布,从二季度开始,将在部分城市试点为骑手缴纳社保,并拿出10亿助力金,重点扶持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位于老城区的优质小馆子和老字号。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骑手的工作条件,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完善的运营基础设施和流量支持。
美团的这一系列举措,实际上是在打一场“反内卷”之战。在互联网跑马圈地时代,那些积极拥抱新鲜事物的年轻商家迅速学会了线上运营机制,但很多小店和老店却未能跟上这一步伐。美团通过调整平台机制,为这些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生态真正流动了起来。
在商家生态方面,美团取消了店铺“活动丰富度”的评分选项,首页商家列表中也去除了“满减”“折扣菜”等展示标签,取而代之的是“随机用户评价”。这样一来,商家被看见的机会不再被买流玩家牢牢把控,只要品质好就能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美团在AI领域的布局也在稳步推进。王兴透露,美团在GPU资源方面已经投入了数十亿元,并计划今年的资本支出仍将非常可观。与业内卷通用大模型的玩家不同,美团将AI更多地与业务挂钩,将其定位为“业务效率改造核心工具”。
美团的AI战略分为三个层面:AI at work、AI in products和构建自研大语言模型。目前,AI在日常工作领域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智能AI客服代理的效率提升了超20%,客户满意率也提高了超7.5个百分点。美团还在探索AI在选址、运营等方面的应用。
在出海业务方面,美团也展现出了稳健的策略。尽管海外市场是一块大蛋糕,但美团并未盲目扩张,而是优先选择那些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市场。例如,在香港市场,美团的Keeta平台推出了针对单人用餐的活动;在中东市场,则更加注重配送效率。
美团的优选、共享单车等新业务也从追求市场份额转变为强调经营效率。2024年,新业务的经营亏损大幅收窄,亏损率改善至8.3%。这些举措表明,美团在保持业务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总的来说,美团在AI、核心业务和出海业务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稳健而有力的步伐。它没有被市场情绪所裹挟,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战略在稳步前行。这种稳健的态度和明确的战略方向,无疑为美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