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淘宝宣布:来自淘宝闪购的单日外卖订单量,已经超过1000万。
根据公开信息,淘宝闪购成为国内冲破“千万单”门槛速度最快的餐饮外卖平台,同时继续加大补贴力度,5月6日起将送出1亿杯奶茶。
4月30日,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在淘宝app首页Tab以“闪购”一级流量入口展示。升级后的淘宝闪购,将联合饿了么共同加大补贴。5月2日,淘宝闪购又宣布提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量上线。
随着外卖业务的快速起量和外溢,淘宝闪购有望在即时零售领域开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作者丨无痕
审稿丨云马
配图|图库
“外卖战”开启即时零售新风口
随着消费者对“即时满足”的需求不断增长,即时零售已成为电商行业的新战场。旗下电商大数据库“电数宝”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元,增长率近50%。
这一增速远超传统电商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即时零售的成功布局将开启各电商平台新一轮的增长曲线。
餐类外卖是即时零售最高频的消费场景。一个能稳定运转的外卖平台必然需要相当的规模,因为只有足够多的用户下单,才能让多元的商家与规模化骑手加入生态。
“高频带低频”将流量转化为低频业务入口,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运营逻辑。例如,美团公布的数据显示,用户日均打开美团8.2次,其中38%的订单产生于非用餐时段。
淘宝闪购的前身小时达也发现,消费者通过即时配送购买品牌商品,尤其是服饰时尚、3C数码、运动户外用品、宠物用品、玩具等的潜在需求水位很高。类似的场景已经出现,如2024年9月13日晚上8点,苹果2024秋季新品开启预购。当晚,淘宝小时达频道的相关搜索量暴涨200倍,销售额增长40倍,大量消费者通过外卖小哥配送,实现了新款手机半小时送达。
外卖带来的短期大量订单能拉升频道日活,用外溢效应去带动低频远场零售,能够聚集人气,快速积攒势能,实现起量。今年2月,京东宣布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计划,打破了沉寂许久的餐饮外卖市场,开启了餐饮外卖的新一轮竞争。而在4月15日,美团面向全国消费者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定位为“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将餐饮外卖的竞争升级为全品类即时零售的竞争。
同时,4月30日,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在淘宝app首页Tab以“闪购”一级流量入口展示。升级后的淘宝闪购,将联合饿了么共同加大补贴,全力围绕消费者提供最大福利优惠。
淘宝闪购在上线6天,外卖单日订单达到1000万,约占国内外卖日单量份额的十分之一,预示其成为这个流量入口强有力的竞争者。
五一假期以来,来自淘宝闪购的茶咖订单爆发,新锐茶饮品牌茉莉奶白的多款产品一日卖出超过10万杯;库迪咖啡销量较日常订单增长近10倍,奈雪的茶外卖运营负责人刘创也表示:“部分城市门店单日订单量已创历史新高。”
但高额奶茶补贴的目的远不仅仅是为了奶茶。当“半小时送达”成为消费者对生活服务的基本期待时,即时零售已不再局限于餐饮领域,而是演变为一场关于“时空效率”的全面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淘宝闪购通过联合饿了么,试图以“电商低价+即时配送”重构用户对“快”与“全”的认知。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随着阿里系(淘宝闪购、饿了么)的全面入局,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补贴转向更深层次的价值竞争。
其中,京东以“品质外卖+零佣金+五险一金”为核心,主打高端餐饮和品牌商家,试图通过高性价比的供应链能力吸引注重食品安全和品质的用户群体。美团则延续其“高频低毛利”的打法,通过闪电仓模式快速扩张前置仓网络,覆盖生鲜、日用品等高频刚需品类,目标是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万能入口”。
淘宝闪购则依托天猫成熟的品牌商家体系,优先接入200个核心连锁品牌,利用阿里生态内的电商资源实现“品牌远近场同价+快送”体验,目标是在服装、快消、3C数码等成熟品牌供给丰富的品类上建立差异化优势。
从试探到深水区 淘宝即时零售布局
淘宝对即时零售的探索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11年天猫超市诞生起,阿里巴巴就开始通过淘宝App,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本地化的商品供应和更灵活高效的送货上门服务。概括来说,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上的布局,主要经历了新零售—>同城零售—>B2C零售—>小时达4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零售(2016年-2019年)
2016年,在“新零售”概念下,盒马鲜生以“门店+仓储+即时配送”模式开启实践。2017年,淘鲜达上线并与高鑫零售合作,推动商超数字化;天猫超市推出“1小时达”服务,布局生鲜前置仓。
第二阶段:同城零售(2020年-2021年)
2020年,淘宝“小时达”频道上线,聚合天猫超市、淘鲜达及饿了么商品,实现“即搜即买即得”。2021年,阿里推出数智化SaaS“翱象”,助力实体零售数字化,覆盖近7500家门店,提升线上单量和人效。
第三阶段:B2C零售(2021年-2024年)
2021年,阿里整合社区电商成立“淘菜菜”,提供生鲜次日自提服务;天猫超市升级为B2C零售事业群,覆盖全国300城当日达服务。
第四阶段:淘宝小时达(2024年-至今)
2024年,淘宝小时达升级为首页一级入口,截至目前已有300多万家门店开通淘宝小时达服务,重点是3C数码、服饰、食品等行业商家。通过品牌本地仓与饿了么即时配送结合,实现“电商低价+分钟级送达”。
淘宝闪购通过品牌商家的本地仓和门店网络,打通“远场”(线上)与“近场”(线下)的供需壁垒。例如,绫致集团旗下ONLY品牌在淘宝小时达上线后,38大促期间成交额环比增长近300%,而迪卡侬的户外商品则因即时配送实现“最快1小时送达”,进一步激活了运动消费的场景化需求。
这种“一盘货、一盘价”的模式,尤其是品牌商品在近场商业与即时零售的同款同价,不仅降低了品牌运营成本,更让消费者体验到电商的低价与即时履约的双重优势。
与行业内其他玩家不同,淘宝闪购并未将“外卖战争”作为主要目标,而是以“电商低价+即时送达”为核心竞争力。例如,消费者在淘宝闪购下单Apple产品,不仅能享受天猫旗舰店的价格优惠,还能通过就近门店的即时配送缩短履约时间。这种“远场价格力+近场效率”的组合,既规避了与传统外卖平台的正面冲突,又为品牌商家创造了新的增长曲线。
淘宝闪购的上线时机也颇具深意。一方面,经过数年的布局,淘宝已积累起丰富的品牌商家资源和即时配送经验;另一方面,京东、美团等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竞争成为热点话题,淘宝闪购则借助饿了么成熟的物流网络快速扩张,并以“品牌+场景”的差异化模式吸引用户。
淘宝小时达拥有强大的品牌供给和价格影响力,其自身需要及时配送网络的配合,也需要品牌消费的心智渗透到即时零售场景,而配送和心智正是饿了么的强项。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协同:技术+供给的“双引擎”
淘宝闪购的升级背后,是阿里生态内即时配送能力与供应端的深度整合。
即时物流网络的搭建,这是一个实打实的“技术活”, 不仅需要庞大的地面团队支撑,还需要大量的算力资源。
饿了么通过AI技术构建了即时物流核心壁垒,其蜂鸟即配平台实现分钟级配送和100%上门服务,通过智能调度引擎将骑手合单顺路率提升85.7%,结合数字孪生仿真系统优化商圈运力结构,配合高精度地图使骑手找店时间缩短17%。
其物流数字化系统具备95%订单预测准确率,覆盖压力调控、异常预判等场景,并创新冷链配送保障商品品质。
面向骑手,饿了么正式推出首个基于大模型技术打造的骑手端智能体AI“小饿”,为骑手打造专属智能伙伴,全面覆盖骑手的配送场景,提升骑手的效率和体验。
而淘宝闪购则以天猫的品牌供应链为支点,将3C数码、服饰等高客单价商品纳入即时零售范畴,填补了传统外卖平台在非食品领域的空白。
这种协同效应在供给端尤为明显:饿了么的运力网络为淘宝闪购提供了“最后一公里”保障,而淘宝的商家资源则为饿了么注入了更多垂直品类的供给。例如,名创优品“24H超级店”通过淘宝闪购接入饿了么的即时配送体系,实现了24小时营业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在数字化能力下,B(商家)C(用户)D(物流)三端的共振,成为即时零售的护城河。
结语:大零售时代开启
当品牌商家、本地仓、“半小时送达”的即时配送和用户需求被无缝串联,即时零售已不再局限于外卖领域,而是演变为一场关于“即时零售”的全面竞争。其中,餐饮外卖是最抢眼的聚光灯,而品牌商家和“万能淘宝”所涵盖的丰富供给在远近场打通背景下的商业潜力,实际上还未被充分发掘。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联手,不仅是阿里生态内资源的深度协同,也标志着中国电商巨头们正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即时零售版图。
淘宝闪购的升级,不仅是一场对用户需求的争夺,更是一次重构零售生态的尝试,通过技术、供应链和用户运营的深度融合,重新定义“零售”的内涵,或许才是淘宝闪购真正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