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作为新兴的生产力形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工业、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期,我国算力领域捷报频传,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在用算力中心的标准机架数已超过880万,算力总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二。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算力建设方面的雄厚实力,更为未来算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算力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各行各业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与此同时,国际数据公司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也揭示了我国智能算力发展的迅猛态势。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了725.3百亿亿次/秒,同比增长高达74.1%。这一增速远高于通用算力的增幅,预示着智能算力将成为未来算力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算力规模和质量齐升的背景下,DeepSeek的火爆出圈无疑为算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DeepSeek的出现推动了算力需求从“训练主导”向“推理主导”的转变,这对算力设施和算力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智算中心需要加快转型步伐,从简单的算力提供商转变为专业服务商,提供覆盖算力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以提高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中国电信在算力领域的布局和行动备受瞩目。为了应对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中国电信在硬件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近日,中国电信临港信息园区二期项目正式签约,拟投资250亿元打造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超级算力中心。该中心将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并突出单体万卡的集群能力,以满足大模型训练所需的多机多卡并行、高吞吐无损通信等需求。
在软件方面,中国电信也在积极探索算力应用模式的创新。中国电信天翼云自主研发的“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成功完成了与DeepSeek系列大模型的深度适配优化,成为国内首家实现DeepSeek模型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的运营商级云平台。这一突破标志着国产AI生态建设迈入了新阶段,为算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电信还在上海打造了公共算力服务门户——算力超市。该超市基于国产芯片完成了DeepSeek-R1模型的运行验证,为用户提供了智算单卡/多卡服务。用户可以在容器环境内基于不同基础框架自行进行模型部署和快速开发专属智能应用,从而大大降低了算力使用的门槛和成本。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算力将继续作为核心生产力推动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国电信作为算力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将持续深耕算力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算力普惠的深度与广度,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