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积电作为芯片代工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在美国的投资动向备受瞩目。这不仅源于特朗普时期关税战带来的压力,还因为台积电可能入股英特尔及运营旗下芯片厂的计划。然而,台积电若要在美国扩大投资,将面临一个严峻挑战:工程师人力资源的短缺。
据了解,台积电早前为解决美国专业半导体人才匮乏的问题,派遣了数百名台籍工程师前往亚利桑那州的芯片厂工作。这些工程师不仅负责量产任务,还承担起了培训当地工程人员的重任。然而,文化差异和工作习惯的不同,使得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正如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所言,建厂之路充满了艰辛。
据供应链消息透露,面对关税战的压力,台积电无论是否接手英特尔的芯片代工业务,都必须持续在美国进行投资。然而,半导体厂的建设周期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台湾,建设一座半导体厂仅需19个月,而在美国则需要38个月。这意味着,在相同制程下,美国的成本是台湾的2倍。量产阶段在台湾只需20个月,而在美国则需要更长时间。
除了建设周期和成本问题外,人才短缺更是台积电在美国建厂的一大难题。为了确保量产的顺利进行,台积电派遣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前往亚利桑那州。这些工程师在帮助当地工程人员达到台积电要求的同时,也传授了宝贵的经验。然而,这一举动曾一度引发当地工会的反对,认为台积电聘请台籍工程师抢占了当地人的就业机会。
如今,随着亚利桑那州芯片厂进入量产阶段,这些台籍工程师的合约也即将到期。据供应链透露,这些工程师在全家赴美并在当地安家落户后,很可能在合约到期后选择留在当地或加入其他外商公司,以获取更高的薪资。这将导致台积电进一步损失人才。
因此,对于台积电而言,如何在美国继续投资的同时留住和吸引人才,将成为其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不仅需要台积电在薪酬和福利方面做出调整,还需要在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上下功夫,以吸引和留住这些宝贵的工程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