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云巨头增速放缓背后:AI变革浪潮中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5-02-20 10:23:01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公有云巨头们的收入增长步伐正在放缓,这一趋势或将持续。作为全球云市场规模最大的参与者,亚马逊云科技(AWS)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收入增长率仅为13%,相较于第三季度19%的增长有所放缓。回顾2023年,AWS总营收达到9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而2022年的增长率则为29%,显示出明显的放缓趋势。

微软Azure和谷歌云同样未能幸免。微软Azure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收入增长率为19%,而谷歌云实现了30%的增长,但两者均低于市场预期。与前一季度相比,微软Azure的增长率从20%下滑,谷歌云则从35%下滑。尽管增长放缓,AWS、Azure和谷歌云依然占据了全球云市场的67%份额。

在中国市场,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在2024年上半年的云计算收入增长也未能超过15%,反映出全球云市场增长乏力的现状。然而,与收入增长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云巨头们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却在不断增加。2024年,AWS投资了780亿美元,微软投资了760亿美元,谷歌云投资了530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8%。

2025年,微软承诺在AI基础设施上增加800亿美元的投资,亚马逊则计划花费1000亿美元来抓住AI领域的机遇,而谷歌云的母公司Alphabet预计将在2025年投资约750亿美元构建其人工智能产品。尽管云巨头们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增加,但短期回报却有限,这引发了投资者对云服务商大规模AI投资合理性的质疑。

尽管面临增长放缓的挑战,但AI大模型正成为推动云计算市场增长的新动力。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显示,2024年云市场达到了创纪录的3300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约600亿美元。AWS、Azure和谷歌云在全球云市场规模排名中依然位居前列,其中AWS以30%的份额在第四季度排名第一,Azure以21%的份额排名第二,谷歌云以12%的份额排名第三。

然而,在AI大模型带动云计算市场增长的同时,云巨头们也面临着AI算力供应受限和电力供应限制的挑战。这导致云巨头们在满足不断增长的AI需求时面临产能限制,尤其是AI产品的需求超过了可用的产能。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云巨头们正在加大对数据中心AI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优化成本结构,包括裁员、推出免费方案和优惠套餐等。

随着AI大模型的普及,云计算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AI大模型对算力需求激增,推动了中国智能算力的快速增长。据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的3倍以上。未来两年,中国智能算力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然而,AI工作负载的成本居高不下,构建和维护AI模型的成本难以预测和控制。公有云服务商虽然拥有庞大的基础设施来处理这些任务,但对许多企业来说,成本越来越不可持续。随着企业从AI的实验和训练阶段进入生产规模推理,财务成本开始超过收益。为了优化云计算成本,云巨头们纷纷推出新举措,如AWS的“节俭架构”计划和阿里云的多次大模型降价等。

专业AI提供商和微云的出现正在进一步分散云市场。与通用云平台相比,专注、专业的基础设施可以为AI工作负载提供更好的性能和价值。微云作为一种将云计算与边缘基础设施融合在一起的新趋势,正在为AI工作负载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这种专用基础设施使公司能够通过投资专门的AI加速器来有效地平衡成本和性能,为AI计划提供更好的价值。

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AI大模型算力需求与可用产能之间,云巨头们正面临着当下投入与未来收益难以平衡的严峻挑战。如何在保持投资力度的同时,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将是云巨头们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