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群核科技(Manycore Tech Inc)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此举在业界掀起了波澜。作为“杭州六小龙”中的一员,群核科技此举不仅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还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在尚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下,它敢于率先迈出这一步,背后的勇气与底气究竟来自何方?
情人节当天,群核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这一消息迅速在业内传开,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作为“杭州六小龙”中首个冲击IPO的企业,群核科技无疑占据了先机。
群核科技的几位联合创始人,均拥有国内外名校背景。黄晓煌、陈航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朱皓则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三人的研究生阶段均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度过。毕业后,他们分别在世界级科技巨头与核心研究机构任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然而,为了实现创业梦想,他们毅然回国发展。
2011年,回国后的黄晓煌、陈航、朱皓创立了群核科技,致力于成为国内空间设计行业的软件厂商。与传统空间设计厂商不同,群核科技将AI技术融入公司基因,成为立足AI领域的空间智能企业。2013年,他们推出了“酷家乐”平台,凭借高效的云端渲染技术和专业的商业服务,迅速在C端市场崭露头角。
此后,群核科技的业绩持续攀升。2015年,酷家乐平台的营收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次年业绩更是激增10倍,客户续约率高达70%。随着C端市场的成功,群核科技开始将经验复制到B端市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公司企业客户数量不断增加,订阅收入占比也保持稳定。
然而,尽管业务蒸蒸日上,群核科技却至今仍未实现盈利。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调整净亏损净额分别为3.38亿、2.42亿和0.94亿。这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疑惑:作为行业一哥的群核科技,为何仍未实现盈利?
其实,群核科技的商业逻辑并不难理解。一方面,公司在研发上投入巨大,追求技术的极致。早在2013年,群核科技就实现了10秒渲染的不可能目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为了保持这一优势,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强度甚至超过了一众世界级科技巨头。另一方面,群核科技在商业眼光上稳准狠,找到了市场缺口和用户痛点。从最早试水家剧行业作为突破口,到领先行业启动UGC激励和模块化拆解快速扩充户型库战略,再到向B端布局和出海战略,群核科技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
群核科技还积极引入新融资,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自2013年以来,公司获得了包括高瓴、小米、经纬创投、IDG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目前,群核科技的估值已达22亿美元。
回顾过去,群核科技从创立到如今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其专业的技术实力和精准的商业眼光。如今,它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向港股IPO发起冲击。这一次,“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的桂冠能否顺利摘下?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