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知名的出版、研究及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Wiley宣布了一项名为ExplanAItions的重大研究成果。该研究深入探索了人工智能(AI)在研究过程中的运用现状及其潜在影响,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近5000名研究人员关于43个特定AI应用案例的宝贵反馈。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和德国在科研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上遥遥领先,分别以59%和57%的采用率位居前列,而全球其他地区的研究人员采用人工智能的比例则为44%。这一发现揭示了地区间在AI科研应用上的显著差异。
ExplanAItions研究不仅关注了AI的当前应用,还探讨了其在未来可能对哪些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以及不同群体在AI采用和兴趣上的差异。研究指出,尽管AI的使用目前多局限于某些核心任务,但研究人员普遍预期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将迅速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对AI抱有浓厚兴趣,并认为在测试的43个用例中,超过半数的AI表现优于人类。然而,AI的采用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阻碍AI进一步应用的共同障碍。其中,缺乏指导和培训被视为主要障碍之一,超过60%的研究人员对此表示认同。
研究还发现不同研究领域对AI的态度和期望各不相同。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最渴望成为AI的早期采用者,比例分别高达44%和38%,远高于总体的34%。相比之下,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对AI的态度最为谨慎,早期采用者比例最小,仅为27%。尽管如此,他们在使用AI进行或撰写研究方面与其他学科的表现相当。
研究还强调,尽管研究人员对AI应用持开放态度,但缺乏关于可接受AI用途的明确指导方针成为阻碍其采用的主要障碍之一。63%的研究人员认为,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培训是克服这一障碍的关键。为此,约70%的研究人员呼吁出版商在引领未来AI使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在学术研究背景下可接受AI用途的指导方针,并帮助他们避免潜在错误。
响应这一呼吁,Wiley正积极为作者制定AI指南。这些指南旨在通过广泛咨询作者、编辑人员和AI专家,为作者提供负责任且有效使用AI的切实建议。指南将涵盖道德、实践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帮助作者应对在使用AI时面临的挑战。预计这些指南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
Wiley执行副总裁兼研究与学习总经理Jay Flynn表示:“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虽然研究人员渴望利用AI带来的好处,但他们面临着重大障碍,尤其是缺乏关于可接受使用的明确指导方针。我们听到了研究人员的呼声,并致力于支持他们应对这一转变。我们将通过制定AI指南等方式,指导研究人员更自信地使用生成式AI工具。”
Wiley对AI的积极态度不仅体现在即将出台的指南上,还通过一系列举措展现了其在推动AI科研应用方面的决心。这些举措包括Wiley AI合作伙伴关系、以AI伦理为主题的对话系列以及Wiley AI原则的制定等。这些努力与ExplanAItions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科研领域AI应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