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风云变幻的舞台上,四川首富刘汉元的传奇故事再次迎来了新的篇章。2023年3月,他做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决定,将通威股份的接力棒交到了自己年轻而低调的女儿刘舒琪手中。这位89后创二代,以一种近乎神秘的方式接过了家族的庞大产业,外界对她的了解仅限于她曾在英国伦敦女王玛丽大学深造,但对其所学专业和掌舵前的具体经历知之甚少。
刘汉元的千亿帝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无数次冒险与挑战的结晶。早在80年代,他便以一颗敢于探索的心,放弃了水电局的稳定工作,投身于一项看似不可思议的事业——流水养鱼。凭借着金属网箱养鱼技术的创新,他不仅创造了惊人的亩产纪录,还成功创立了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一度火爆市场,技术甚至被列为国家推广的“星火计划”。
然而,刘汉元的野心远不止于此。2006年,在光伏产业方兴未艾之际,他毅然决定切入这一领域,尽管当时质疑声四起。这一决定让通威集团经历了金融危机、光伏补贴退坡、欧美“双反”调查等一系列严峻考验,但刘汉元始终咬牙坚持,最终迎来了行业的触底反弹。他通过补全产业链条、创新“渔光一体”模式,成功将通威股份打造成为光伏领域的佼佼者。
当刘汉元将这份沉甸甸的产业交到刘舒琪手中时,通威股份正处于一个看似繁荣实则暗流涌动的时期。2023年,光伏产业进入下行周期,硅料价格大幅下滑,刘舒琪接手的第一年就交出了营收利润双降的成绩单。面对这一挑战,她选择了逆风布局,一方面扩产内卷,另一方面并购完善布局,试图通过规模效应和产业链整合来抵御行业周期的影响。
然而,现实并未如她所愿。2024年,光伏产业持续下行,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通威股份的逆势扩产并未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加剧了业绩的下滑。同时,她主导的光伏史上最大并购案也遭遇了巨大挫折,润阳股份的流动性危机和泰国工厂的停产风波让这笔交易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业绩持续下滑和战略受挫的双重压力下,通威股份的市值大幅缩水,从巅峰时期的3000亿跌至不足千亿。刘舒琪的大刀阔斧改革并未能立即见效,反而让通威股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刘汉元打下的坚实家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威股份凭借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成本优势以及“渔光一体”模式的双主业驱动,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
面对困境,刘舒琪并未放弃。在行业巨头纷纷宣布减产控产以应对市场变化时,通威股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通过技改及检修工作,公司希望减少高纯晶硅业务的经营亏损,并预计将对总体生产经营及利润产生积极影响。这一举措被视为行业触底回升的信号,也为通威股份带来了新的希望。
尽管刘舒琪接班的初期遭遇了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她依然拥有着刘汉元用40年打造的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随着行业周期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她有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展现出属于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带领通威股份走出困境,迎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