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紧密配合下,于12月17日晚圆满完成了长达9小时的出舱活动,这一壮举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时长纪录,同时也超越了由美国宇航员保持了20多年的世界最长太空行走纪录。
在这次历史性的出舱活动中,神舟十九号乘组的蔡旭哲、宋令东和王浩泽三名航天员协同作业,成功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舱外设备设施的巡检及处置等一系列任务。其中,蔡旭哲再度漫步太空,而宋令东则成为了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在历经9小时的辛勤工作后,两名出舱航天员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标志着此次出舱活动的圆满成功。
此次中国航天员的太空行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报道中指出,中国航天员打破了由美国宇航员于2001年创造的世界最长太空行走纪录,成为中国太空计划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同时,《印度时报》和《经济时报》等印度媒体也纷纷报道了中国航天员的这一壮举,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太空探索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
回顾人类航天史,太空行走活动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从1965年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首次进行太空行走,到美国宇航员爱德华·怀特紧随其后,再到如今中国航天员的卓越表现,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从未停歇。2008年,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的首次太空行走,虽然时间仅持续了约19分钟,但这一壮举却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在飞船外进行科学实验、测试新设备、修理太空中的卫星或其他航天器等。这些活动对于了解太空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推动太空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此次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的出舱活动,不仅完成了既定任务,还进一步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成熟与先进。
在太空行走的过程中,航天员需要穿着成熟且可靠的舱外航天服。中国航天员身着的“飞天”航天服在此次出舱活动中表现出色,其设计工作时间为8小时,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成功支持了长达9小时6分钟的太空行走。这充分证明了中国航天服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为了成功完成出舱活动,航天员需要接受专业且严谨的日常训练。在中国航天员的训练体系中,水下太空行走是重要科目之一。通过在水下模拟太空失重环境,航天员可以熟悉太空行走的流程和操作技巧,为实际太空行走做好充分准备。航天员还需要进行其他地面训练,如熟练操作相关仪器设备、在空间站内穿脱舱外航天服等。
除了航天员的专业训练外,出舱活动的成功还离不开各系统科研人员的紧密协作。在长达9小时的出舱活动中,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与地面科研人员保持实时通信,共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同时,空间站机械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航天员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协助。这种天地协同、系统配合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出舱活动的圆满成功。
此次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的出舱活动,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探索太空历程中的又一壮丽篇章。中国航天员以卓越的表现和坚定的信念,为人类太空探索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