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医疗大模型扎堆,谁将率先跑出盈利“第一圈”?

   时间:2024-10-17 17:13:26 来源:ITBEAR作者:任飞扬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医疗领域,智能体的兴起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尽管2024年尚未画上句号,但已有上百个大模型涌入医疗领域,试图在这一广阔天地中开疆拓土。

企业们涉足的领域广泛,从诊疗全流程、医学影像的深度应用到中医康复等冷门潜力领域,无一不包。他们似乎决心要重塑科技医疗的每一个板块,但在这场井喷式的发展中,并非所有应用都能获得用户的青睐,尤其是在经济周期波动期,商业化实现尤为艰难。

那么,何种医疗大模型应用能够脱颖而出?答案或许在于“智能体”。智能体,作为能够感知环境、决策并行动的系统,正逐渐展现出其在医疗领域的独特价值。

与ChatGPT风靡前的文本处理机器人相比,智能体在生成式AI的支持下,不仅能理解用户问题,还能提供精准、个性化的解答,实现多轮对话,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智能体还能解决人力问题,如通宵排班、高培养成本等,并能精准分析数据,助力管理者动态决策。

在众多应用场景中,诊前环节成为智能体的首选。这是因为诊前环节高频沟通、快速响应的特点与智能体的优势高度匹配,且诊前场景对数据安全要求较低,企业部署难度也随之降低。

讯飞医疗、腾讯健康、百度灵医智惠等企业均已在诊前环节布局。讯飞医疗的星火大模型能模拟医生与患者对话,推荐就诊科室和医生,并自动生成电子病历。腾讯健康则推出了AI预问诊系统,提高诊断精准度。百度灵医智惠则提供了智能分导诊、智慧加号、智能候诊等应用,优化医院资源利用和患者就医体验。

除了诊前场景,智能体还在随访、药品说明书等环节发挥作用,构建患者社群,寻求药企付费。可以说,智能体为互联网医疗带来了跨时代的升级。

然而,智能体的落地并非易事。诊前场景虽需求强烈,但竞争也尤为激烈。因此,一些企业选择避开红海,围绕B端的药企或医院展开布局。他们致力于解决药企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医院建设中的新问题,如系统不兼容、数字化工具使用阻力等。

熙软科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医院运营智能体已在多家医院商业化落地,通过融入医院运营政策和制度,实现智能知识问答、数据分析和操作体验,大幅提升医院运行效率。

尽管智能体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但其现有的缺陷也不容忽视。当大模型能力不达标时,智能体可能给出错误答案,带来风险。同时,企业还需不断投入优质数据,训练和优化模型,才能形成优秀的业务能力。

因此,从商业化到盈利,智能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场百模大战中,智能体的运营商们需要审视自己的现金流,确保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