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的推动下,半导体产业链正经历新一轮景气周期。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企业率先实现业绩突破,其中部分估值仍处于相对洼地的企业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动能。立昂微(605358.SH)作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近期披露的2025年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关注。
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15.94%。在半导体行业持续复苏的背景下,公司通过强化市场开拓、优化产品结构等举措,实现净利润逐季改善。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906.47万元,较上季度亏损4598.94万元实现大幅扭亏,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7.97亿元,同比增长18.92%。
作为国内少有的全产业链制造平台,立昂微业务覆盖半导体硅片、功率器件芯片、化合物半导体射频与光电芯片三大领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5G通信、汽车电子、人工智能、低轨卫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二十余年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从6英寸到12英寸硅片的完整制造能力,在多个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半导体硅片业务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该板块实现收入19.76亿元,同比增长19.66%。其中12英寸硅片表现尤为突出,折合6英寸销量达511.17万片,同比增长69.70%。公司6-8英寸厚层外延片在高压功率器件市场持续保持龙头地位,12英寸产品已覆盖14nm以上技术节点的逻辑电路、存储电路及图像传感器件,在MCU、CPU等关键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技术突破带来显著竞争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重掺砷、重掺磷超低阻外延片打破国际垄断,定价能力与全球巨头持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这类产品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不间断电源系统,当前订单饱满,产能处于快速爬坡阶段。据行业分析,随着5G、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持续发展,12英寸硅片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功率器件芯片业务同样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34亿元,销量同比增长10.21%。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与节能减排领域,车规级产品已通过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厂商中三家的认证。新能源专用肖特基芯片保持全球市场份额领先,高附加值的TMBS产品占比超过50%,车规级FRD、IGBT等产品在比亚迪、长城等主流车企实现批量供货。
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该板块前三季度收入2.14亿元,第三季度同比增长超30%。其中VCSEL芯片销量达0.2万片,同比激增586.94%。作为全球唯二具备二维可寻址激光雷达VCSEL芯片代工能力的企业,公司技术团队凭借深厚研发积累,在制造工艺上形成显著优势。目前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机器人、光通信等领域,并实现大规模出货。
从投资价值维度观察,公司当前市值不足235亿元,与同行业500亿至千亿级企业相比存在明显估值差。在技术实力与产能规模具备竞争力的基础上,随着重大扩产项目陆续达产,各类产品市场兑现度持续提升,业绩增长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带动车规级芯片需求、智能驾驶与机器人产业对激光雷达的拉动,以及国产替代趋势的深化,均为公司发展提供多重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