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4年31省份平均工资出炉:非私营与私营差异大,行业地区差距明显

   时间:2025-10-29 18:31:5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家统计局最新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5》披露了2024年各省份就业人员工资水平数据。数据显示,31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中,上海、北京以显著优势领跑全国,两地凭借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持续吸引高端人才流入,形成高收入岗位的聚集效应。

在非私营单位领域,全国共有9个省份年平均工资突破12万元,除上海、北京外,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和宁夏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扩大了劳动工资统计覆盖范围,更多小微企业被纳入统计体系,工资数据全面反映了就业人员从单位领取的工资、奖金、津补贴等货币收入,以及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保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非货币福利。

私营单位工资水平呈现相似格局,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五地占据前五位。分行业观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平均工资前三。但区域差异显著,金融业在14个省份的非私营单位中收入最高,信息技术服务业在7个省份领跑,而采矿业凭借资源型产业优势,在8个省份的非私营单位中位居榜首,另有3个省份位列第二。

省内差异同样突出,多数省份的省会及中心城市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小城市。以非私营单位为例,部分资源型省份的采矿业从业人员收入远超其他行业,反映出区域产业结构对工资水平的决定性作用。统计部门特别说明,当前工资数据采用可比口径计算,已剔除物价变动和统计范围调整的影响,确保数据横向可比性。

从单位性质看,非私营法人单位涵盖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等类型,其平均工资普遍高于私营单位。这种差距既源于单位性质差异,也与行业分布、岗位结构密切相关。随着新兴产业持续发展,预计未来区域间、行业间的工资格局将进一步分化,但核心城市和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仍将主导收入分配格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