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英伟达核心高带宽内存(HBM)供应商,SK海力士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财报显示,公司当季运营利润首次突破10万亿韩元大关,达到11.38万亿韩元,同比激增62%;营收24.45万亿韩元(约合171亿美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12.598万亿韩元,三项核心指标均刷新历史纪录。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周三盘中涨幅超3%,年内累计涨幅已突破200%。
HBM业务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财报披露,12层堆叠的HBM3E及服务器DDR5等高端产品贡献了主要收入增量,推动公司毛利率攀升至57%。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第二季度全球HBM市场规模同比暴增178%,SK海力士以64%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公司已与主要客户完成2026年HBM供应协议谈判,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HBM4量产,2026年实现全面销售。首席财务官Kim Woohyun特别强调,客户对AI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正带动整个内存行业需求激增。
财务健康度显著改善成为另一亮点。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7.9万亿韩元,待付息债务24.1万亿韩元,净现金状态达3.8万亿韩元。这种强劲的财务表现支撑了公司的产能扩张计划——2026年资本支出将超过2025年水平,并通过M15X项目重点提升DRAM和NAND产能。公司特别指出,已提前锁定2026年全部DRAM和NAND客户需求,预计DRAM出货量同比增长将超20%,同时预测HBM供应紧张态势将持续至2027年。
传统内存业务呈现明显复苏迹象。财报分析指出,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市场回暖推动DRAM芯片价格上涨,企业级固态硬盘需求激增则改善了NAND业务盈利能力。行业分析师观察到,AI算力需求爆发导致的产能倾斜效应正在显现:高性能芯片生产挤占了传统芯片产能,可能引发新一轮供应短缺和价格上行。这种趋势在SK海力士的财报中得到印证——其传统内存业务营收占比虽低于HBM,但增速已呈现加速态势。
竞争格局正发生微妙变化。美光科技已开始向英伟达供应部分HBM产品,三星电子上月也通过英伟达的先进HBM产品资格认证。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总监MS Hwang警告称,SK海力士需持续强化技术优势以应对挑战。市场预测HBM市场规模将在2027年达到430亿美元,但若三星、美光加速追赶或AI投资热潮退却,SK海力士可能面临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的双重压力。公司管理层在财报会议中重申,将通过差异化技术路线巩固AI内存领域的领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