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迎来二十周年里程碑。从工业时代到物联网时代,这一以“人的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管理范式,历经二十年实践与迭代,已形成自组织、自主人、自进化的完整体系。当前,该模式进入2.0阶段,通过去金字塔结构、回归三权增值分享和零边界生态纠错机制,推动企业向生态创业阶段跃迁。
在第九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指出,这套诞生于2005年的管理模式,用二十年时间验证了其时代性、引领性和普适性。全球已有8.2万家组织复制该模式,2024年零距离卓越奖申报量同比增长36%,千人以上企业占比提升至1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评价称,海尔破解了物联网时代的管理难题,其模式被全球九大商学院纳入案例,并成为ISO首个以中国原创为基础的国际管理标准。
该模式的创新突破体现在对西方管理定律的颠覆。针对帕金森定律,海尔取消12000个中层岗位,将员工转化为自主创客;针对彼得原理,通过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下放,建立以创新贡献为导向的增值分享机制;针对墨菲定律,构建“零距离、零签字、零库存”的纠错体系。以收购美国通用家电为例,导入人单合一模式后,五年内营收翻倍,利润增长三倍,验证了其跨文化适用性。
从1.0到2.0的升级,标志着管理范式的根本转变。1.0阶段解决企业与用户零距离问题,2.0阶段则突破企业边界,构建生态各方共赢体系。周云杰强调,2.0阶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持续进化,通过链群界面实现跨行业协同,以场景数据蒸馏提炼用户需求,用增值分享生态驱动价值创造。海尔智家世界500强排名从2018年的499位跃升至2024年的390位,集团生态中已诞生7家上市公司,另有11家企业待上市。
在生态构建层面,AI技术成为关键驱动力。以Leader三筒懒人洗衣机为例,该产品通过8000万次用户交互,运用算法捕捉痛点,构建需求模型,突破传统空间设计瓶颈,研发周期缩短30%。这种用户深度参与的创新模式,印证了张瑞敏提出的“链群界面”理论——通过N对1的跨行业协同,围绕用户打造智慧家庭场景,实现技术为人服务的本质。
瑞士IMD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教授马克·格瑞文指出,人单合一模式为全球企业带来三大启示:AI应激活生态而非仅作自动化工具;组织设计需由用户触发、AI统筹;生态价值取决于共创速度而非伙伴数量。这种持续自我颠覆的管理哲学,在海尔三次标志性变革中得以体现:1985年砸冰箱重塑质量意识,2005年砸科层制释放个体活力,2025年砸标签构建零边界生态。
面对AI物联网时代的挑战,海尔正通过“三砸三创”践行自以为非的理念。张瑞敏认为,真正的自组织必须具备自我颠覆基因,当链群合约壮大后需主动分拆,避免形成新金字塔。这种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实践,将员工从执行者转变为自主人,在零边界生态中持续优化创新方向。正如凯文·凯利所言,唯有保持自我否定,方能在时代变迁中成为新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