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公募规模新变局:头部竞逐、中小承压,谁在逆势突围?

   时间:2025-10-29 12:59:5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公募基金行业三季度规模格局迎来新一轮洗牌。随着权益市场显著回暖,指数型产品与科技主题基金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引擎,而债券市场震荡导致部分机构遭遇赎回潮,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天相投顾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36.4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2.41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扩张态势。

从细分领域看,权益类产品成为规模增长的主力军。指数基金及指数增强基金单季度规模激增1.1万亿元,混合型基金增长近6000亿元,海外投资基金增长2253亿元,而债券基金规模则缩水1428亿元。ETF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尤为突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季度规模增长超500亿元,富国、易方达、华夏等机构旗下的多只沪深300ETF规模增长均超300亿元。尽管部分ETF产品遭遇小幅赎回,但净值上涨仍推动规模持续攀升。

头部机构竞争格局持续分化。易方达基金以单季度超2500亿元的非货管理规模增长领跑全市场,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增长均超1500亿元,南方基金与华泰柏瑞基金增长超千亿元。非货管理规模超万亿元的机构仍仅易方达、华夏两家,其中易方达规模突破1.5万亿元。广发、富国、南方、嘉实四家机构组成第二梯队,规模在8000亿至1万亿元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基金与华泰柏瑞基金排名各上升1位,景顺长城基金凭借固收+产品布局跃升2位,跻身前十。

被动投资浪潮重塑行业生态。南方基金旗下中证500ETF、科技创新公司债ETF等多只产品规模增长显著,华泰柏瑞基金沪深300ETF与恒生科技ETF规模合计增加超660亿元。景顺长城基金则通过固收+产品实现突围,旗下景颐丰利等产品规模增长超200亿元,带动公司整体排名提升。相比之下,部分依赖债券基金的机构遭遇挑战,浦银安盛、兴业等7家基金公司非货规模缩水超百亿元,缩水产品均为债券基金。

股债跷跷板效应在三季度持续显现。权益市场表现强劲吸引资金流入,含权类产品成为资金配置重点。除ETF外,固收+产品规模增长亮眼,永赢稳健增强、景顺长城景颐丰利等产品规模增加均超200亿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成为业绩分化的关键,规模增长居前的固收+产品年内净值涨幅普遍超过15%,其中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以24%的涨幅领跑同类。

主动权益基金在三季度迎来转机。伴随科技主题行情爆发,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增长超7000亿元,创近季度新高。易方达基金以3100亿元规模位居榜首,中欧、广发、富国等机构规模超2000亿元。中航机遇领航、中欧数字经济等科技主题产品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年内涨幅最高达223.81%。不过,业绩压力与人才流失仍困扰部分机构,三季度共有16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超10亿元。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在中小机构中尤为明显。超70家公募非货规模出现下滑,其中多数机构因债券基金赎回与权益布局缺失导致规模缩水。永赢基金成为主动权益领域黑马,年内规模增长765亿元,增量位居全市场第一。市场人士指出,随着被动投资与科技主题持续发酵,机构需在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布局中寻找突破口,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