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霸王茶姬的东方明珠店与星巴克比邻而居,这场“红绿CP”的相遇,不仅为上海地标增添了新的消费景观,更折射出新茶饮行业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深度探索。从东方明珠脚下的旗舰店到海外市场的文化融合,霸王茶姬正以独特的“东方茶饮”叙事,重新定义茶饮品牌的空间价值与文化使命。
新茶饮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达49.98亿,同比增长18.0%,文旅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直接推动了“文旅+商业”融合场景的崛起。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打卡拍照,而是追求更深度的文化体验与记忆留存。这种转变在新茶饮赛道体现得尤为明显:景区门店的日均杯量突破2500杯,洛阳龙门石窟店、恩施女儿城店等景区门店国庆期间销量环比暴涨超300%,证明茶饮品牌正通过空间重构实现差异化突围。
霸王茶姬的选址策略堪称精准。东方明珠店与星巴克形成“红绿相邻”的独特景观,洛阳龙门石窟旁的门店与千年石刻对话,江西婺源婺女洲店融入水墨意境——这些黄金区位的选择,既是对地标商业价值的重新定义,也是对消费者文化需求的深度回应。当游客手持印有传统纹样的茶饮杯在景区拍照时,茶饮已从消费品升级为文化体验的载体,承载着“记忆留存”的情感价值。
在海外市场,霸王茶姬的本土化策略更具文化深度。新加坡VivoCity旗舰店以棕榈树与峇峇娘惹风格装饰营造地域特色,美国首店将中国风与现代摩登结合,马来西亚六周年庆推出的“印山抹青”则与国家纺织博物馆合作,将传统马来纺织图案“telepuk”融入包装设计。这种“文化翻译”策略成效显著:2025年第二季度海外市场GMV达2.352亿元,同比增长77.4%,其中“谷香焙茶”在马来西亚上市两周即售罄,印证了本土化创新的爆发力。
产品创新层面,霸王茶姬展现出惊人的文化适配能力。新加坡市场的兰花碧螺春茶饮,北美市场与大英图书馆联名的伯爵茶系列,马来西亚的“印山抹青”与“谷香焙茶”,均通过文化IP碰撞激活跨文化对话。这种“全球本土化”策略,既保持了东方茶饮的精神内核——以“奶与茶”的平衡口感适配现代需求,以东方美学贯穿包装与空间设计;又通过重构文化形态,让抽象理念具象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体验。马来西亚籍人士Eugene Lee在领英发文称赞,认为其打造了“真实且富有文化温度”的本土化典范。
从北京国贸的第一家星巴克,到东方明珠脚下的霸王茶姬,茶饮品牌的空间叙事已超越商业竞争范畴。当Z世代将茶饮消费升级为文旅打卡符号,当品牌旗舰店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茶饮行业正通过“场景浓度”重构品牌价值。这种转变不仅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更证明: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碰撞中,唯有深植文化土壤、精准匹配消费需求,才能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影响力的双重突破。






